第203章 番外二十

关灯
“朕听说彭春家福晋今儿带着女儿入宫了?那小丫头如何?”康熙明知故问。

     彭春,董鄂氏,亦为董鄂氏一族族。

     今三藩之乱刚过,董鄂氏一族在这场达数年战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彭春与费扬古二人。

     康熙十三年,费扬古与副将、总兵赵应奎击败了吴三桂将黄乃忠进犯,攻克万载。

    十五年击败吴三桂女婿夏国相,进围沙,并在十八年又于武冈击败了吴国贵。

     彭春呢? 他在这场叛乱中同样立下赫赫功劳,若说显著成就那是戳穿了吴三桂以死阴谋,抓住了其孙子吴璠以及吴三桂众多骨干精锐子侄。

     可以说,这俩人立下功劳是所有人中,也是决定。

     若没彭春抓住吴璠,想要真正平息这场战乱怕是还要有个两三年。

    彭春这一抓,战乱提前结束,得清百姓免受战火,也省下数不尽粮草。

     有功就要赏。

     何况董鄂氏一族在整个清八旗都是姓,人员众多。

     皇家与董鄂家代联姻,但因皇董鄂妃之故关系有尴尬,不少人嘴上不说,里都在等着看董鄂氏一族下场和笑话。

     康熙能让人看笑话,说他是个私重昏君? 肯定不能。

     所以,这一代皇家御董鄂家联姻是必须,且必定是皇室阿哥娶董鄂家女儿为妻。

     董鄂家能人数,显著除了彭春与费扬古二人,还有一个董鄂七十。

     费扬古是董鄂妃亲弟弟,让她女儿做皇子福晋,不说康熙,太皇太后里都不舒坦。

     除了费扬古,董鄂七十没有女儿,彭春倒是有两个女儿,都是庶出。

    就在康熙想着,实在不行就选彭春福晋养那个,不了到时候让彭春改了族谱做个记名嫡女时候,彭春福晋生了个女儿。

     而这个女儿刚出生不久,彭春就战报连连,这下可把康熙高兴坏了。

     于是,就在太皇太后与康熙默许下,彭春福晋带着还在襁褓中女儿入了宫。

     他原想法就是把这个孩子指婚给老三。

    彭春是太子武艺师傅,老三跟太子关系亲厚,把人指婚给老三再合适不过。

     没想到是,他这边还没跟荣妃打招呼暗示,就听说荣妃对彭春福晋女儿喜爱有加,还当众抱了人。

     于是,他忙完事物就来到钟粹宫,询问此事。

     对皇上知道此事荣妃并不意外,她笑道:“回皇上,是呢。

    小格格玉雪可爱,臣妾见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不止臣妾,二公主也很喜欢她,还把小时候玩具送给了她呢。

    ” 荣妃不怎么聪明,基察言观色还是会,从她抱起那小格格没人阻止到现在皇上问话,她隐约猜到什么。

     不过她并没有把这个猜测说出来,而是顺着皇上话表达对小格格满意。

     康熙颔首,“彭春家教朕还是信得过,既然喜欢,没事时候可以多走动走动。

    ” 康熙这番话,让荣妃越发肯定内猜测。

     皇上八成是看上这位小格格了。

     皇家阿哥也好,公主也罢,婚事都不能自主,皇上从小定下也没什么不可能。

     你看太子不就是如此。

     对于皇上定下彭春家女儿,荣妃没什么不满。

    她唯一担就是太皇太后与皇上会因为皇孝献皇后事情牵连到彭春这一脉。

     往上数五代,两家可是亲戚。

     不过,看皇上样子,又似乎没有因为孝献皇后冷落彭春意思。

    不止彭春,就连孝献皇后亲弟弟费扬古都得到了重用。

     皇上既然开了口,想来应该不会迁怒到彭国公府上。

     有了皇上口谕,荣妃与彭春福晋渐渐熟悉起来。

    彭春福晋就是宗女,每次入宫请安,荣妃都会拉着她说几句话。

    有时候是简单问候,有时候谈谈育儿经,有时候她得了好东西也会想着让人送菀凝一份。

     菀凝,彭春嫡女名字。

     小丫头是个知恩,三四岁上,得了她好处就会知道给她回礼。

     她回礼可不是贵重物品。

     荣妃娘家虽然不显赫,在宫里还算得宠,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国公府东西贵重能有皇妃身价丰厚贵重? 菀凝送回礼多就是她自己养花花草草,再就是学习编制络子、学写字。

     彭春不愧是皇上都夸赞,他家格格不管相如何都往气上打扮,对外从不说自己诗词多厉害、画技多高超。

    他家格格说多就是骑射、厨艺女红这满族女儿才会东西。

     荣妃明白,不只是皇上,孝献皇后事在整个董鄂氏一族也都是不可言说存在。

     身份高,懂分寸,对三阿哥这个未来岳家,荣妃是越看越满意。

     自己满意了,她决定跟儿子说说这事儿。

     于是在三阿哥前来请安时候,荣妃道:“我听说太子偶尔也会跟你们一起上课,你跟太子关系好,他身边那个伴读增寿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