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关灯
“我去库房挑一个好看的风筝~”说完,橘糖就向门外跑去。

     姜婳无奈摇头,轻笑:“胡闹,哪有秋天放风筝的。

    ” 已经出了门的橘糖探回一颗脑袋:“风筝身上又没写,我是春天春天春天的~” 像是笃定她不会拒绝,说完这一句,橘糖就消失在了门外。

     姜婳望着她消失的方向,褪去笑意,她的眸,依旧很平静,但这种平静,同之前的平静,又不太相同。

     如何形容呢? 像是逐渐死去的湖。

     连欢喜和悲伤,都不再涵括。

     * 即便已经是个好天气,出行时,橘糖还是带了些厚的衣裳在马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姜婳透过车帘,望着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贩。

     老的少的,叫卖声,招揽声,一波接一波。

     她今日打扮极为素净,头上只簪了一根碧玉簪,除此之外,就只在腕上带了一个同源的碧玉镯。

     她身姿本就窈窕纤细,又因为刚褪了病气,浑身都透着些苍白。

     抬眸望向窗外之际,似乎连风都怜惜,吹得格外地柔。

     光洒在她半张脸上,苍白中带了一丝神韵,恍若出水芙蓉。

     即便早已知晓娘子好看,在风轻柔,娘子唇边含笑的那一刻,橘糖还是怔了一瞬。

    随后在急促的心跳中,她慌忙转开眼。

     正看着窗外的人,没有察觉这一插曲。

     只是平静地,看着外面的小摊贩。

     像是想起了什么,她垂眸,轻声一笑:“橘糖,外面的小摊贩,无论老的少的,好像大多都是男子。

    ” 橘糖下意识点头,回答:“是呀,寻常人家,如若不是迫于生计,鲜少会如此让女子出来抛头露面的。

    小摊贩什么的,平日要同许多人打交道,自然是男子比较好。

    ” “那些迫于生计出来摆摊的女子,日后嫁人,也会被夫家嫌弃三分。

    即便在长安,商人地位也很低,读书人家,更是不会要什么商家女。

    ” 姜婳怔了一瞬,随后浅浅地笑起来:“我少年时,不喜读书,也很少出府。

    一次陪祖母去佛寺,在马车上,看见了路边叫卖的摊贩,心中就在想,如若我也能做个小摊贩就好了。

    ” 橘糖讶异,却也什么都没说。

     姜婳温柔笑笑:“回去,我就同姨娘说,要不我们逃出府吧。

    那时恰好是春天,姨娘那年春天,身体特别好,能够下床,还能给我扎风筝.......姨娘觉得我在玩笑,也玩笑般问我,那日后小婳拿什么养她们呢?” “我那时眨了眨眼,说自己可以做一个豆腐西施,只要每天多卖些豆腐,就能得些银钱。

    用那些银钱,换些姨娘的药和饭菜,就够了。

    ” “姨娘被我逗笑了,那些年,我许久未见姨娘笑的如此开心。

    姨娘笑,我也笑了起来。

    可最后姨娘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让我别说胡话。

    ” 姜婳轻柔笑了一瞬,对上了橘糖的眼。

     “可是我没有说胡话,那时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很不喜欢。

    因为读书,实在无用,甚至不能为姨娘换些药钱。

    夫子教的那些书,我也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