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要丢人了(捉)

关灯
江知与还有个担忧:“你说会有人给你送美人吗?” 往后院里塞人,也是送礼的一环。

     谢星珩嗤笑:“我是入赘的,送来的美人,是你的妾。

    就那什么,赘妾。

    ” 江知与被他逗笑,轻轻推了他一下。

     “我说真的,有这可能吗?” 谢星珩不知道。

     “一切皆有可能,但真有人送,我就闹得他家宅不宁。

    ” 江知与便放心了。

     “还是别闹,找个由头打发了算了。

    ” 谢星珩笑笑不说话。

     他可没这么大气,贴脸搞事还忍着。

     今天回农庄,次日夫夫俩一块儿出门看宅子,顺道把其他的拜帖送了。

     宅子走个过场,照着最初说好的价钱,苏冉不跟他们多谈,抹零很过分,足足抹了八十两,让江知与跟他好一番拉扯。

     实在扯不过,江知与便就着这银子,办了两桌乔迁酒,请了何家人、顾家人来吃酒暖房。

     这头安置妥当,江知与照原计划,去牙行买人。

     官员家可以给牙行递话,说个要求,牙子会领着人上门,供他们挑选。

     谢星珩还没任职,严格来说不算官。

    江知与也想取巧,试试现在能不能买到背景干净的人。

     他这头忙着时,谢星珩照着拜帖顺序。

     先去了程明府上,比他预料中冷淡,坐谈喝茶过后,尬聊一阵就告辞。

    但程明给他了两个护身符,说给小孩子的。

     谢星珩拆过程明给王府寄的符,他还以为另有玄机,拆开看了,只是普通的护身符而已。

     搞不懂。

     暂时不想。

     他再接连拜访两个进士家,就到了去顾老爷家拜访的日子。

     到这天,他们都收拾齐整。

     连宝宝都穿着小书生郎的衣袍,瞧着像样。

     江知与跟他们说:“今天要乖一些,不能太闹。

    你们不是想跟思勉哥哥一起上学吗?顾爷爷喜欢你们,你们便能去了。

    ” 小宝会乖,他俩会看眼色。

     谢星珩点数桌上礼品,确认无误后,跟江知与说:“希望他俩能去顾家抢书读。

    那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 江知与:“……” 他俩抢药那事过不去了对吧。

     但江知与也希望他俩能抢书读。

     抢书读,尴尬之余,也算他俩上进,比抢药喝好。

     心里有着期盼,跟孩子却不能这样说。

     去往顾家的马车上,夫夫俩跟孩子们磨耳朵,一定一定不能跟顾思勉抢书读。

     到了地方,他们敲门,被门房领着去茶室。

     顾慎行专门介绍过这地方,他爹专门修建的茶室,是待客之所,临湖而建,四面皆空,四景皆在。

     哪怕是冬日,这里都不设屏风。

    他爹最爱来这里煮酒赏雪。

     称之为茶室,是因为这里比一般的凉亭大。

     顾老爷才调任回京不足一年,这里便像被人温养了十年般,各处柔润。

     他们一家过来是客人,顾慎行跟苏冉同一天回来,也是客人。

     他俩不跟谢星珩客套,坐茶室等着,眼睛还往远处盼着,想见见孩子。

     今天家学不开课,顾思勉有空,跟着爷爷一块儿过来。

     才四岁的孩子,见了爹,脸上涌出惊喜。

     顾老爷看着面善,挺高大一人,领着小孙孙,竟会弯腰牵着他。

     谢星珩往顾慎行那里暼了眼,这小子在外头那般跳脱随性,到亲爹面前,立马就有了世家公子样。

    又斯文又端正,讲话都文绉了。

     谢星珩:“……” 你就装吧。

     他带着江知与起身,行晚辈礼。

    两孩子在旁边有样学样。

     顾老爷只是点点头,旁边的小不点顾思勉却像模像样的给他们回礼。

     小小的人儿,作揖躬身,姿态很板正。

     家里受重视的孩子,多夸夸总没错。

    话题以此打开。

     顾老爷想见谢星珩的主要原因是对丰州县的东西感兴趣。

     从丰州县回来的举人进士都在夸,他还给老友孟培德写过信,孟培德说比言传的更好。

     他早就心痒痒了,无奈做了京官,轻易不能离开京城。

     他原不想跟小辈的夫郎说话,因孟培德在信里,把江知与也夸了,说这两夫夫都很有才干。

    江知与可惜不是男儿身。

     这回碰面,他便不多寒暄,先从糖铺聊起。

     顾慎行加盟了糖铺,以此做切入点方便聊。

     江知与先起头,再由谢星珩接上。

    间隙里,他俩还会一起说。

     最后顾老爷还问起了扫盲班的事。

     这事他们四个大人都要说说。

     顾老爷就顾慎行找人合伙编写的启蒙书提出了问题。

     新编的寓教于乐版本,因夹杂了故事的原因,整体厚度比普通的书籍厚两到三倍。

     目前完本的小册子,都没几课内容。

     用它来启蒙,是不是太费事了? 谢星珩收到了顾慎行的眼神暗示,硬着头皮答话道:“书籍的用途不必限制得这么死。

    在学堂上能听懂的学生,不需要再看这些浪费时间。

    在学堂上听得一知半解的学生,回家再看看这个,结合课上所学,兴许就开窍了,只做个辅助作用。

     “而且启蒙的范围很广,不限于书生,更有市井里识得些许字的百姓,他们结合上下文来猜,能看完一个小故事,便知道一个道理。

    懂的道理多了,就不算愚民。

    ” 他都这样说了,顾慎行还在冲他眨眼睛。

     谢星珩顶着被“教导主任”看着的压力,恭敬道:“您可以试试,找几个小孩子,也找几个不识字的大人,分班教学,做个对比。

    学生私以为,读书不在于课程快慢,读懂了,才算没白学。

    读懂了就学得轻松,越往后越能拉进度。

    ” 顾老爷轻飘飘暼了儿子一眼。

     顾慎行捧杯喝茶,慈祥看着乖乖坐身边的儿子,一副没听他们讲话的神态。

     顾老爷是想试试。

     像他们这种家族,自家培育后代的方式,都是一代代积累的。

     家族思变,培养出一个顾慎行。

    也只有一个顾慎行。

     顾慎行又做出改变,顾老爷再刻板,也要尝试一番,亲自试试可行与否。

     不论是家族内部推行,还是顾慎行的事业,都需要谨而慎之。

     他听说过,谢星珩想要给自家两个孩子找老师的事。

     他不吊胃口,给双方一个缓冲的机会。

     “你们可以送孩子来试试,就用小故事版本的启蒙书。

    ” 就那几课的内容,试学一阵子。

    孩子适应,夫夫俩舍得,便能长期留下。

     谢星珩忙让孩子们拜师。

     两个小宝来这里,一直乖乖坐着,文静得不行。

    再憋都要露馅儿了,但爹爹没骗他们,他们乖乖的,真的能上学! 孩子们没心眼儿,拜师就拜师,还要给顾老爷做保证:“宝宝不跟思勉哥哥抢书读~” 谢星珩的表情僵在脸上。

     江知与干巴巴笑。

     这童言童语,让顾老爷的表情都柔和了些。

    看样子是笑了几个像素点。

     不管怎样,宝宝们拜师成功了。

     他俩上学第一天,江知与给他们拿了小书包,怕他俩争抢,都是普通样式的双肩包,上面不带花样。

     他俩新鲜着,新入学,还没书本,也拿不住笔,就往包包里装了许多吃的喝的。

     大人不让,他俩就说是给思勉哥哥带的。

     江知与扶额。

     算了算了。

     带去也没机会吃。

     随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