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差生家长会

关灯
不认得花的种类,挑着好看的,他们抱得动的,各自换了一盆。

     宋明晖擦擦眼睛:“这俩孩子,也太戳心了。

    ” 谁说不是呢。

     谢星珩跟江知与常逗他们玩,这花连口头的赠送都没听到一句。

     没想到见着爷爷,他俩大方得很。

     江承海红红眼,打岔活跃气氛,也找两个宝要礼物。

     “我没有吗?” 他没有。

     因为他不养花。

     两个宝很机灵,过来抱他腿,被江承海抱到腿上坐着,两孩子又抱着他亲。

     这点大,就会画饼子。

     “等宝宝下回换礼物给爷爷~” 礼物不礼物的,江承海不在乎。

     这个饼子给他吃得喷香,他胃口大开。

     谢根夫夫俩看着都是笑,不嫉妒。

    孩子跟谁相处多,就跟谁感情深。

    他们是近亲,但夫夫俩常年在鸡场忙活,跟宝宝见面的次数少。

     谢川看得有趣,问他们认不认识自己。

     宝宝们取巧,认不认识的,都喊“哥哥”。

     一声哄不过去,就多喊几声。

     这是他们在顾家学堂试验过的方法,可好用了! 都是哥哥,全是哥哥! 谢川被叫飘了,没藏住,把带来的生辰礼早早送了。

     是两只上面有宝石、玻璃珠做点缀的小书包。

     逛小集不知哪里来的货源,有很多次品琉璃,谢川挑了些边角圆润的,请黄家的裁缝做的。

     书包是斜跨款式,照顾到宝宝想要炫耀的心情,斜跨在前面,能看见别人羡慕的样子。

     宝宝喜欢得不行,喊哥哥更甜了。

     谢星珩跟江知与说小话:“天玑宝宝这样喊哥哥就算了,锦鲤宝宝怎么有样学样的?” 不像个小汉子。

     江知与看看谢星珩,压低了嗓门跟他说:“这样有什么不好?以后孩子像你。

    ” 油嘴滑舌。

     谢星珩:“……” 行吧。

     这顿晚饭吃得尽兴,席间欢声笑语不断。

     谢星珩早没做准备,是他疏忽,饭后他把组装好的一辆大号自行车送给谢川。

     今天太晚,改日到门外,再教他怎么骑车。

     晚上睡觉,谢根一家三口住一屋。

     江承海夫夫俩住一屋,两个宝要跟爷爷们睡。

     等谢星珩跟江知与洗漱完,这两活宝还在乐,站在廊下,都能听见他们脆嫩的笑声。

     江知与叹气:“父亲跟爹爹能留在京城就好了。

    ” 谢星珩无言以对。

     他何尝不想。

     只是时局不对,有关向家的事,他们一个字都不敢提。

     真留他们在京城,顾虑更多,各处掣肘,反而不好办事。

     谢星珩说:“就这几年了。

    ” 江知与知道的,他也就这样一说。

     “明天我带谢川去见见苏冉?” 谢星珩摇头:“不用,我抽空带他去见顾慎行。

    这孩子大了,所学知识有了体系,好在当时我有老师的赠书,朱先生有学,谢川基础还是扎实的。

    让顾慎行考考他,看还缺哪方面的知识,在科举,就一步步来。

    ” 若有天分,就跟大哥大嫂商量,把孩子留在京城。

    他们照看着,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出人头地的几率也大。

     江知与听他的,笑容有几分欣慰。

     “从前感觉要好久,如今发现也快了。

    孩子们转眼就长大了。

    ” 后代长大,不拘哪方面的才干,只要人品没长歪,于家族而言,就是大的助益。

     谢星珩点头:“我们的孩子也要三岁了。

    ” 宝宝们过三岁生辰,连朋友都没请,只自家人吃一顿家宴。

     他俩小名取大了,这些年过生辰都简单,家人聚一块儿,吃顿好的,送他们些玩具,便算过了。

     满三岁,可以取大名了,今年就有点仪式感。

     一家人吃过饭,带着孩子们去附近的道观还愿。

     孩子们穿上整套的道服,衣饰鞋袜统一。

     过去办了一场法事,然后谢星珩跟江知与带着孩子们给祖师爷上香磕头,说明来意。

     夫夫俩带着数个名字,掷圣杯,问祖师爷意思。

     夫夫俩说一遍,宝宝学一遍,自己掷圣杯。

     更换数次,确认下名字,他们再拜一回,跟观里道长们说说话,约好会年底还会来。

     大名确定,先叫几个月,年底无事,便定下了。

     他们出了大殿,江承海性急,问:“都叫什么名字?” 谢星珩说:“大的叫江岚,小的叫江庭。

    ” 自家孩子,谢星珩精挑细选的字,好听,寓意不算大。

    两个字都跟景观挂钩,不算寄予厚望的名字。

     怕不合适,他另取了几个没那么好听的,问过祖师爷,这两个可以。

    就叫这个。

     天玑宝宝是大哥,也是小哥儿,叫江岚,往后可以叫他岚哥儿。

     江承海跟宋明晖念了几次,朗朗上口,确实好听。

     取个名字,他俩还夸谢星珩不愧是探花之才。

     谢星珩的脸皮都绷不住了。

     新名字需要适应,他们提前跟宝宝们说过,祖师爷赐的名字,是他们的大名,跟思勉哥哥的“思勉”一样,往后出去,与人交朋友,就要用大名来交友。

     小名是家人叫的。

    在家里,他们永远都是宝宝。

     两孩子接受度还行,叫新名字总会慢半拍,还会扭捏着,不好意思。

     谢星珩追根究底的逗着他们问,他们才说:“顾爷爷说,大孩子才有大名!” 原来在顾家学堂里上学时,他俩发现顾家的小孩子们都有大名,就他们没有,他俩巴巴的去找顾爷爷取名字。

     因为顾家的小孩子们,都是顾爷爷取的名字。

     谢星珩笑得好大声。

     “好了,从今天开始,你们是大孩子了!大孩子要不要去上学,跟你们的哥哥们说这个喜事?” 他们得了新书包,自然要去的。

     孩子们还舍不得爷爷们,跟他们问了又问,确认两个爷爷不会悄悄离开,就背上亮晶晶的新书包去顾家上学。

     两孩子臭美,先给顾老爷说,等着顾老爷在学堂上做正式的介绍。

     他俩还带头鼓掌,把顾家的娃娃们逗得直乐。

    也收了些笔墨纸砚做“大孩子礼”。

     这些东西,他俩拿回来,一样样的分配。

     江承海有,这是早画的饼子。

     谢根一家三口有。

     都是宝宝的亲人们,他们要公平! 然后两个爹也有。

     他们是大孩子了,要会“养家糊口”了。

     两个活宝满屋子跑,整个宅院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