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弹劾圣体

关灯
三十了,他爹须发皆白,这般年纪的父子,还撒什么娇? “我要撒娇了,你们一伙人全得被弹劾。

    ” 被霍首辅亲自弹劾,也是官场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家都不想要。

     谢星珩跃跃欲试:“只是弹劾一下吗?那你去撒娇吧。

    ” 反正他有师叔罩着。

     霍叔玉:“……” 你有事吗。

     官场没有秘密,翰林院的事又是公开说的。

     霍叔玉回家,还没藏书,就被他爹叫去书房问话。

     霍钧自然不是叫儿子来撒娇的。

     他要看看谢星珩抛砖引玉的文章。

     霍叔玉静静看着他父亲。

     这位三朝首辅,日渐衰老了。

    尤其是向坤倒台以后,他似乎有兔死狐悲之感,又或是承受了太多来自文官们的压力,原来还有几根黑发,如今一片银白。

     本就浑浊的双眼,更加看不清情绪。

    脸上的皱纹越发深、越发多,它们凌乱无规则。

     霍叔玉常觉得这些皱纹,就是一个人的心。

     他爹的心是乱的,眼睛也蒙上了尘土。

    看不清时事了。

     霍叔玉轻笑一声,恭敬递上书册。

     书房里仅有父子二人,他把书本奉上,又拿小铜剪剪灯芯,让室内的光线更加明亮。

     他放下铜剪,又倒茶,再研墨,安安静静作陪,对此没有一句解释。

     霍钧翻开书,首页写着“功课本”的书,翻开以后,有几页正经的习题,往后则是一本游记。

     霍钧看得认真。

     他手边有个放大镜,是他看不清字时常会用到的。

     他拿着细细看,嘴里说着模棱两可的话。

     “孟培德教了个好学生,文风浩荡。

    字字不提百姓,又字字都是百姓。

    写得好啊。

    ” 林庚也是孟培德的学生。

     霍叔玉点头应是:“儿子与他相识多年,对他这点真心佩服。

    ” 霍钧合上书本,放下放大镜,整个人懒懒靠在椅背上。

    他说话慢悠悠的,每一句都要斟酌半晌,跟儿子讲话也不能交心一般。

     明明暗暗的烛影落在他脸上,让那双眼睛像个无底窟窿,有几分可怖。

     他说:“这文章实好,你让他誊录一份,我明日交给皇上看看。

    ” 霍叔玉应下。

     父子俩交谈对象无缝切换,双方心知肚明。

     半晌过后,霍钧又说:“你是我最聪明的一个孩子,也是最不听我话的孩子。

    你两个哥哥如今都是朝廷重臣,只有你,还在翰林院耗着。

    你交朋友,我不管。

    为父只劝你一句,看他做了什么事。

    ” 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话。

     一步踏错,合族性命都交付了。

    但霍钧没拦着。

     霍叔玉由这个态度,领会到了父亲的意思——狡兔三窟。

     这位当朝首辅,在思退了。

     霍叔玉是他的一个赌注。

     赌败了,他会大义灭亲。

     赌成了,霍家再延续百年不是问题。

     霍叔玉轻笑,给霍钧递笔:“他想请父亲出题,我们院里的人,想看看父亲出的政题和策问。

    ” 霍钧闭目不语,霍叔玉就这么保持姿势候着。

     笔尖凝墨,滴滴落下,在桌上点开一颗颗的墨点。

     父子俩无声对峙,霍叔玉分毫不让,就在这里硬等。

     他等到了霍钧睁眼起身,等到了霍钧接过毛笔重新蘸墨。

     这位看着垂垂老矣,行动都不方便的阁老,落笔如刀,笔走游龙。

    看不出丝毫老态。

     霍叔玉见好就收,拿着首辅爹的墨宝,又拿上被看过的功课本,行礼退下。

     次日清早,他让人把题目给谢星珩送去。

    里面还有一个嘱咐,让谢星珩把他写的文章抄录一遍,给皇上看看。

     谢星珩看过那本书,民生是他在行的命题,欣然应下。

     因题目是送到了家里,谢星珩谨慎起见,多了个心眼儿,命题定下以后,让江知与帮他看看有没有遗漏。

     江知与组织了几天的语言,再看这命题,有所明悟。

    他跟谢星珩耳语,简单说了商务令的事。

     谢星珩之前有所猜测,现在只是无言。

     他知道他的折子要写什么了,也知道应该写什么东西给天子看。

     他应该为民请命。

     这件事他不能几年都不知晓。

     他也不能装聋作哑。

     这跟他的“人设”不符合。

     但他是要对天子表衷心的,所以言语里,不能指责,宣泄愤怒。

     他要和煦一些。

    不提百姓之苦,又全是民生之难。

    请天子体恤臣民不易。

     谢星珩在心里起草,上班摸鱼玩着,差不多到时辰下值,才铺纸作文。

     文章在心里构思了一天,他落笔有章法,踩点写完,赶着去翰林院交给霍叔玉。

     出都察院的路上,他刚好跟沈钦言一路走,谢星珩又炫宝一样,给沈钦言看他的文章。

     “霍首辅说帮我呈给皇上看看,师叔你要看吗?” 沈钦言侧目打量他,鼻孔里哼出几个字:“小人得志。

    ” 谢星珩:“……”招你惹你了。

     过两天,谢星珩就知道“小人得志”的含金量了。

     他升职了。

     都察院官职不变,兼任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正三品的官。

     这个圣旨颁发,满朝文武皆是震惊,早上的反对声音比雷声还大。

     皇帝一概不听,执意下旨。

     下朝以后,好些官员还去求见皇帝。

    其中以户部职官为首,多不胜数。

     这些人面圣以后,又都笑呵呵出来。

    对部里空降一个三品侍郎,毫无意见。

     朝廷大臣们,有少数人参与过商务令的执行与下发。

    谢星珩的名字保密,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此次面圣,皇帝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整个户部欣然接受。

     “让他去推广商务令,你们只等财库充盈。

    ” 差事谢星珩去办,功劳整个户部领。

     商务令推行不当,也是谢星珩一个人领罪。

     有福同享,有罪一人当。

    还不用做牛马,好事啊。

     谢星珩这个升职速度,让人羡慕不已。

    还有人议论,是不是沈钦言传授了特殊的升官技巧,不然实在说不过去。

     江知与则满心疑惑。

     怎么还升官了呢? 谢星珩觉得这个皇帝有点病。

     他交字典,升调都察院经历。

     他写封为民请命的折子,升职户部侍郎。

     上奏就升职? 那他要试试,浅浅做个死。

     三品官,可以上朝了。

     谢星珩老早就去沈家门口候着,让沈钦言带带他。

     他头一次上朝,想着说错话不至于拖出去砍头,大不了撤职,便写了一封弹劾折子,弹劾某些官员,领了商务令,在当地胡作非为,祸害一方。

     沈钦言看了他的折子,嗤笑:“你在教我怎么升官?” 谢星珩:? 他有不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