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爱国诗】辛弃疾
关灯
小
中
大
嘴唇上的鲜血,猛地一看,还真有点几l分楚楚可怜的味道。
张俊颇有些惊奇地看了他一眼,嘴里咕哝着什么软蛋、囊种之类的骂人话。
刘光世则缓缓起身,将位置让给了刚才那群忙活的工匠:“陛下要向他们求饶才是。
” 赵构一怔,终于认真去看那几l张写满愤怒的脸庞。
就算知道自己要依靠这些匠人才能逃出陷阱,但因为傲慢,他刚才甚至没有费心去记那几l个工匠的模样,就连他主动找上的那个泥师是哪一个,他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勉强分辨出来。
“额……朕……” 赵构卡住了。
就连称呼也自动换回了“朕”。
赵构他可以恬不知耻地向金人称臣,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臣子称我,但唯独对爱戴他的大宋百姓、对尊敬他的汉人子民,他却莫名其妙地开始讲究“骨气”和“地位”。
他的目光在那几l张黑黢黢的脸上转来转却,却死活不肯说一句道歉,不肯施舍一个眼神。
赵构熟读儒家经典,可自诩深受儒家熏陶的他却偏偏忘记了亚圣孟子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傲慢地将百姓视为私产和奴仆。
赵构也曾逃亡的路上多次乘船,在海上流浪数月的他却偏偏忘记了唐太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箴言。
见惯了平静的西子湖畔,赵构忘记了沉默的水流也可变为夺人性命的巨浪。
“这么难吗?”张俊抓住时机落井下石,摸着下巴不怀好意:“要不算了吧陛下?战场上刀剑无言,臣征战沙场这么多年,早就看开了,死便死了!大不了……大不了您下辈子再做皇帝享福就是。
” 但张俊的这一言,却令赵构下定了决心——他可是皇帝!他这一辈子东躲西藏,受尽苦楚,眼见着就能与金人议和享福了,怎么能在这个紧要关头殡天?!不就是向贱民求饶几l句?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等他回宫后,这群人统统难逃一死! “想通”了之后,赵构立刻端正态度,继续开始他涕泪俱下的表演:“朕、朕错了……朕真心悔过,还请各位好汉高抬贵手,饶了朕这一次……” “饶你?!” 但刚才还好脾气的工匠突然翻了脸。
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我们都恨毒了你!你这个陷害岳将军的卖国贼,我们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取你狗命!” “我们刚才就在宫门前,你的一言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
你和秦桧狼狈为奸,如今奸相已死,是时候送你这个昏君上路了!” 工匠们你一言我一句,态度俨然毫无回转余地,誓要以赵构的血来平胸中恨意。
赵构看着这一群面目狰狞、杀意凛然的工匠,心里又恨又怕,可被固定在木桶里的他毫无挣扎的可能,只能扯着嗓子冲他的两个旧臣子不停叫唤: “你们说好不杀朕的!刘光世!刘光世!” “张俊!朕求饶了,求饶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兑现诺言,朕要活,朕要活!” “看来求饶没用,”张俊慢悠悠地凑上前,脸上依旧笑嘻嘻的,对着赵构冷嘲热讽:“陛下刚才对自己的处境认知得挺清楚的。
哎呀,这下白求啦!” 赵构一愣,终于被张俊气到了。
他的脸色青白交替,嘴里“你你你”个不停。
张俊担心赵构被自己这二言两语气得一命呜呼,赶忙收敛笑意,婉转了神色:“哎哎哎,陛下别气!臣遵守诺言,臣不会让他们杀您的。
” 看到赵构脸上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张俊同情地瞥了他一眼,心里暗骂蠢货:“陛下,我和刘光世一定会让您活着。
” 得到两人的保证,赵构几l乎是立刻力松劲泄,若不是有木桶卡着他,他极有可能当场瘫软在地:“那就好,那就好……快放朕出来吧。
” “但是——” 张俊冲赵构眨了眨眼,又咧开嘴:“想活可以,但陛下还得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
” “您知道的,您罪孽深重。
如今若不受点罪,恐怕难消这群匠人的心头之恨——我和刘将军也才两人,赤手空拳的,怎么打得过这一群精壮的好汉?我们保下陛下性命已是不易,想必陛下也能体贴我等,不会让我们难办……” 赵构气若游丝地睨了张俊一眼,他已经没这个力气再骂人了。
赵构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逃出木桶,然后找个医官看看自己的腿—— 膝盖处火烧火燎的疼痛越来越轻,但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自从双腿被埋进泥浆中固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赵构逐渐发现,自己对下半身的感知越来越弱,全靠着膝盖处的那点儿疼痛判断双腿位置。
疼痛越来越轻,意味着血肉逐渐麻木,当他彻底感知不到疼痛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他的双腿彻底坏死。
“你、你们要如何?朕都答应,朕都答应!” “那就好办了!”张俊一合掌心,满脸欣喜,像是在为赵构的配合而感到由衷的开心。
张俊先是习惯性地在自己的腰侧摸了一下,却没有找到熟悉的武器,于是只好冲刘光世伸手:“借把刀?” 刘光世扔了一把匕首给张俊。
张俊丢开刀鞘,将银亮的刀锋在木桶上拍了拍,随即抵到孔洞旁边。
迎着赵构惊恐的眼神,好心情的张俊无比耐心:“陛下,张嘴。
” “张、张嘴作甚?” 赵构一边卖力后仰,一边用眼神拼命拒绝。
他原以为自己要付出的“代价”无非一些金银财宝或者高官厚禄。
赵构想到的最可怕的结果,也不过是提前退位,找个佛庙了此残生。
“刚才宫门前的百姓都说,陛下说话很不中听,总是求和求和的,听了让人心烦。
”张俊晃了晃匕首,耐心劝导:“其实这是笔划算交易,一条舌头换一条命,孰轻孰重,陛下应
张俊颇有些惊奇地看了他一眼,嘴里咕哝着什么软蛋、囊种之类的骂人话。
刘光世则缓缓起身,将位置让给了刚才那群忙活的工匠:“陛下要向他们求饶才是。
” 赵构一怔,终于认真去看那几l张写满愤怒的脸庞。
就算知道自己要依靠这些匠人才能逃出陷阱,但因为傲慢,他刚才甚至没有费心去记那几l个工匠的模样,就连他主动找上的那个泥师是哪一个,他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勉强分辨出来。
“额……朕……” 赵构卡住了。
就连称呼也自动换回了“朕”。
赵构他可以恬不知耻地向金人称臣,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臣子称我,但唯独对爱戴他的大宋百姓、对尊敬他的汉人子民,他却莫名其妙地开始讲究“骨气”和“地位”。
他的目光在那几l张黑黢黢的脸上转来转却,却死活不肯说一句道歉,不肯施舍一个眼神。
赵构熟读儒家经典,可自诩深受儒家熏陶的他却偏偏忘记了亚圣孟子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傲慢地将百姓视为私产和奴仆。
赵构也曾逃亡的路上多次乘船,在海上流浪数月的他却偏偏忘记了唐太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箴言。
见惯了平静的西子湖畔,赵构忘记了沉默的水流也可变为夺人性命的巨浪。
“这么难吗?”张俊抓住时机落井下石,摸着下巴不怀好意:“要不算了吧陛下?战场上刀剑无言,臣征战沙场这么多年,早就看开了,死便死了!大不了……大不了您下辈子再做皇帝享福就是。
” 但张俊的这一言,却令赵构下定了决心——他可是皇帝!他这一辈子东躲西藏,受尽苦楚,眼见着就能与金人议和享福了,怎么能在这个紧要关头殡天?!不就是向贱民求饶几l句?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等他回宫后,这群人统统难逃一死! “想通”了之后,赵构立刻端正态度,继续开始他涕泪俱下的表演:“朕、朕错了……朕真心悔过,还请各位好汉高抬贵手,饶了朕这一次……” “饶你?!” 但刚才还好脾气的工匠突然翻了脸。
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我们都恨毒了你!你这个陷害岳将军的卖国贼,我们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取你狗命!” “我们刚才就在宫门前,你的一言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
你和秦桧狼狈为奸,如今奸相已死,是时候送你这个昏君上路了!” 工匠们你一言我一句,态度俨然毫无回转余地,誓要以赵构的血来平胸中恨意。
赵构看着这一群面目狰狞、杀意凛然的工匠,心里又恨又怕,可被固定在木桶里的他毫无挣扎的可能,只能扯着嗓子冲他的两个旧臣子不停叫唤: “你们说好不杀朕的!刘光世!刘光世!” “张俊!朕求饶了,求饶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兑现诺言,朕要活,朕要活!” “看来求饶没用,”张俊慢悠悠地凑上前,脸上依旧笑嘻嘻的,对着赵构冷嘲热讽:“陛下刚才对自己的处境认知得挺清楚的。
哎呀,这下白求啦!” 赵构一愣,终于被张俊气到了。
他的脸色青白交替,嘴里“你你你”个不停。
张俊担心赵构被自己这二言两语气得一命呜呼,赶忙收敛笑意,婉转了神色:“哎哎哎,陛下别气!臣遵守诺言,臣不会让他们杀您的。
” 看到赵构脸上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张俊同情地瞥了他一眼,心里暗骂蠢货:“陛下,我和刘光世一定会让您活着。
” 得到两人的保证,赵构几l乎是立刻力松劲泄,若不是有木桶卡着他,他极有可能当场瘫软在地:“那就好,那就好……快放朕出来吧。
” “但是——” 张俊冲赵构眨了眨眼,又咧开嘴:“想活可以,但陛下还得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
” “您知道的,您罪孽深重。
如今若不受点罪,恐怕难消这群匠人的心头之恨——我和刘将军也才两人,赤手空拳的,怎么打得过这一群精壮的好汉?我们保下陛下性命已是不易,想必陛下也能体贴我等,不会让我们难办……” 赵构气若游丝地睨了张俊一眼,他已经没这个力气再骂人了。
赵构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逃出木桶,然后找个医官看看自己的腿—— 膝盖处火烧火燎的疼痛越来越轻,但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自从双腿被埋进泥浆中固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赵构逐渐发现,自己对下半身的感知越来越弱,全靠着膝盖处的那点儿疼痛判断双腿位置。
疼痛越来越轻,意味着血肉逐渐麻木,当他彻底感知不到疼痛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他的双腿彻底坏死。
“你、你们要如何?朕都答应,朕都答应!” “那就好办了!”张俊一合掌心,满脸欣喜,像是在为赵构的配合而感到由衷的开心。
张俊先是习惯性地在自己的腰侧摸了一下,却没有找到熟悉的武器,于是只好冲刘光世伸手:“借把刀?” 刘光世扔了一把匕首给张俊。
张俊丢开刀鞘,将银亮的刀锋在木桶上拍了拍,随即抵到孔洞旁边。
迎着赵构惊恐的眼神,好心情的张俊无比耐心:“陛下,张嘴。
” “张、张嘴作甚?” 赵构一边卖力后仰,一边用眼神拼命拒绝。
他原以为自己要付出的“代价”无非一些金银财宝或者高官厚禄。
赵构想到的最可怕的结果,也不过是提前退位,找个佛庙了此残生。
“刚才宫门前的百姓都说,陛下说话很不中听,总是求和求和的,听了让人心烦。
”张俊晃了晃匕首,耐心劝导:“其实这是笔划算交易,一条舌头换一条命,孰轻孰重,陛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