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阿房宫赋1

关灯
样是深沉的自信。

     他欣慰极了,也好奇极了。

     北宋。

     李清照眼睛眨了眨,眸中星光点点:“秦始皇一统六国,定鼎天下,此后数朝,中原无六国、七国之分,后世自也如此一般,然各州郡便是当年六国旧址,其上百姓亦可称六国遗民,神州百姓各往秦始皇陵游玩,人潮汹涌,的确像极六国攻陷秦始皇陵,楚姑娘说话实在太有趣了!” 她这么说着,面上竟生出了几分跃跃欲试,却不知这哪里是楚棠说话有趣,分明全是从各大网站弹幕上学来的玩笑话。

    换句话说,后世最不缺的就是乐子人。

     【兵马俑那边不能大声喧哗,我们一会儿进去政哥帝陵那儿找个地方偷偷读。

    】 扶苏听到这里只觉眼前一黑:“她她她她……她还要进帝陵?!!” 主位上的秦始皇脸色渐冷,显然不大高兴的样子。

    李斯等人额头冒汗,偷偷盯着水镜里毫无所觉的女子,大气都不敢出。

     ——谁懂啊,这次水镜的热闹一点也不好看! 水镜里的楚棠仍旧不为所动,她的视频是分段剪辑的,画面一切,她已经到帝陵碑前了。

    高大的石碑上用篆体刻着秦始皇陵几个大字,看起来古朴而庄重。

     秦始皇面色稍霁,后人倒也没乱糟蹋他的陵寝。

     被楚棠这么一搞,始皇陛下的接受度竟然直线上升。

     【这里就是秦陵了,前面有个小姐姐在碑前给政哥献花,也穿着战国袍,果然好有仪式感!】 众人这才明白,她们原来是特意换了战国时期的服饰去拜谒帝陵。

     “倒是有心。

    ” 李世民笑了一下,开始思考楚棠下次去昭陵是不是该换成大唐的打扮了。

     【花旁边好像还有封信,加一块……小饼干?真尴尬我这次又没带祭品,只好用课文代替了。

    】 她清了清嗓子,咸阳宫中的君臣不由得凝神屏息,想听清后人对阿房宫的赋文。

     只听楚棠字正腔圆:【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 李斯顿时一个激灵:??! 这不是他的《上秦王书》么?楚棠之前倒是提过一嘴,怎么在这里出现了! 作为《上秦王书》的第一个阅读者,嬴政当然也听出来,他有些吃不准楚棠的操作,沉吟着没有说话。

     这高深莫测的模样更引得李斯大汗,他虽然没什么心虚,但一旦失去当年情境下的勇气,又在陛下面前听人评说,到底难免生出几分忐忑。

     “陛下,这……” 他试探着开口。

     嬴政轻轻抬了抬手,示意他勿要心急,李斯没法,只好惴惴地闭嘴。

     唐朝。

     同样紧张等待的杜牧只觉错愕:“楚姑娘这是……背错了吧?” 楚棠:【不好意思背成《谏逐客书》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读这篇课文,顺口。

    】 杜牧:…… 你既然要讲解《阿房宫赋》,这些时日却一直在读《谏逐客书》,你礼貌吗? 秦朝。

     李斯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背错了。

    还好还好,还以为楚姑娘改在陵寝前诵读《谏逐客书》了,那他可真受不住。

     唐朝。

     李世民失笑,楚棠若在始皇墓前诵读《谏逐客书》,那就和在昭陵诵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样了。

    想到这里,二凤陛下只觉牙疼。

     ——后人的这份“喜欢”也太沉重了。

     【《谏逐客书》教材也收录了,虽然是一篇奏疏,但辞采华丽气势纵横,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秦代文学除了《吕氏春秋》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斯的这篇文章了,还有他的碑文。

     迅哥儿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说,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议,尚有华辞。

    文学史上也说,秦世不文,唯李斯一人。

    斯相——撑起大秦文坛一片天。

    】 楚棠说完,扶苏王翦蒙家兄弟等人都向李斯看了过去,连嬴政都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不错。

    ” 李斯有些紧张也有些欣喜,他志在为政,但后人夸他辞章,而那篇谏疏又得了那鲁迅先生如此高的称赞,也不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