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阿房宫赋1

关灯
中高兴。

    压抑着激动,他拱手行礼: “谢陛下嘉勉。

    ” 秦始皇将手微微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不必多礼,心里却有些疑惑。

     他本人虽于文章之道不甚上心,但扶苏博雅,大秦开阔,哪怕先时亦有秦讴,怎么在后世就得了个“不文”的评价,大秦的文章当真如此不堪么? 唐朝。

     李白随口吟诵起《谏逐客书》中的句子:“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的确铺陈纵横、设彩华丽,当为秦世第一,后世的评价倒也恰当。

    ” 杜甫闻言也有些感慨:“秦世不文,亦有国祚短促之因啊!” 始皇既没,天下大乱,二世昏聩,其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各路诸侯百姓揭竿而起,战乱纷纭,哪有年岁滋养文辞? 【好了,我们重新开始。

    】 话音刚落,杜牧正襟危坐,李商隐也准备好了夸赞之词,只待感受杜樊川的辞章之美,咸阳宫中的君臣亦是屏息。

     楚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她洋洋洒洒诵了一长段,抑扬顿挫感情充沛,颇有些慷慨激昂。

     水镜下方倏然静了一下。

     唐朝。

     杜牧的表情有些龟裂:楚姑娘是在戏弄我吧是在戏弄我吧? 这也不是《阿房宫赋》啊! 另一边,李商隐神情不乐,愤愤道:“楚姑娘是什么意思?这分明是贾谊的《过秦论》!她到底讲不讲《阿房宫赋》了?!” 作为杜樊川的野生粉丝,李商隐为素未谋面的“神交好友”抱不平。

     汉朝。

     贾谊当场呆滞:“我的文章,好像不叫这个名字吧……” 未央宫。

     刘彻嘴角抽了抽:“倒也不必这么张冠李戴吧!这楚棠又憋着什么坏?” 深受迫害的猪猪陛下显然非常有经验。

     北宋。

     苏轼摇了摇头,有些好笑道:“贾谊此文本为遣秦之过,然上篇中,秦之过只在最末‘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前则大肆铺陈秦世创业之坚、始皇之绩,比起《阿房宫赋》之谏责,简直可以称得上褒扬。

    楚姑娘又有意停在此处,连‘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都不曾诵及,莫不是有意先安抚一下秦始皇?” 毕竟贾谊上篇写得实在精彩,楚棠朗诵的那一段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全是溢美之辞。

     对自家兄长天马行空的想法有些无奈的苏辙嘴唇动了动,沉默了一会儿才干巴巴道:“那楚姑娘还挺有心的……” 秦朝。

     咸阳君臣再次面面相觑,楚棠背的这段他们不算太陌生,嬴政记得很清楚,水镜第一次出现时,楚棠就诵读过相关文句,说这是后代文人夸赞他雄才大略,威震四海。

     但是……嬴政凝眉:“这些字句与阿房宫似乎无甚关联?” 他也通词句,知道赋体体物铺排,楚棠刚刚读的那些和阿房宫根本八竿子打不着啊! “或许后代文人有自己的想法吧!” 蒙毅神情激动,这些句子写得太气势纵横了,简直将陛下的英明神武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只恨自己手慢没有将那些句子记下来!不过问题不大,宫中有人专门记录,蒙毅决定一会儿就去要一份来日日诵读。

     他眼中精光闪闪:“陛下百世不遇之君,或许像丞相所说的,后人赋阿房宫,实际是为追摹陛下功绩。

    宫殿是死物,哪有人重要!” 他说得坦荡,神情还颇有几分与有荣焉的感觉,嬴政不由得露出几分笑意:“大秦基业,亦赖先祖与诸臣。

    ” “陛下!” 众人眼中隐有动容,他们的功劳,陛下都记得! 殿中君臣融洽,然而楚棠:【大家应该也听出来,刚刚我背的其实是贾谊的《过秦论》。

    】 秦始皇:…… 今天的楚棠,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些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