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关灯
安信侯府送年礼的差事其实是从皇上这儿讨的,回宫后自然要先向皇上汇报。

    皇上难得不忙,正在看各地的县志打发时间。

     当皇上还是一个兵痞的时候,他曾救过一个读书人。

    虽说这个读书人和皇上的年纪差不了太多,只大了皇上几岁,但在很多方面,他都称得上是皇上的启蒙恩师。

     比如那些文臣之间常有的勾勾绕绕,比如治理地方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多方势力之间的纵横捭阖,再比如他还会给皇上讲史,讲历史上那些皇帝的功与过……皇上之所以能成为皇上,固然是因为他天命在身,但也和这个读书人的认真教导分不开。

     在皇上开始逐鹿天下后,读书人提醒他说,打下一座城后,一定要把县衙里的户籍田产资料收集起来,还要把县志带走。

    等到日后治理,有这些资料会方便很多。

     皇上照做了,还叫人抄录了各地县志,以防重要资料丢失。

     等到皇上入主京城,抄录的县志都用马车运进了宫。

    别的皇帝休息时不知道干什么,新皇休息时就是对着舆图翻看各地的县志,注意下气候、地产、灾害情况等。

     这位读书人要是有幸活到现在,绝对是文官里的第一人,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只可惜此人身体一般,又遭遇过暗杀——都知道他是皇上身边的智囊,打天下那会儿,暗杀别人智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他已经病逝五年了。

    不过皇上心里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功劳,不仅登基后第一时间给了他死后哀荣,还加封了他的妻女。

     哦,这位读书人只娶了一位妻子,妻子就只生了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现在是新朝的昌华郡主。

     昌华郡主的婚事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如果她父亲还活着,那她说不得比公主还要好嫁,因为迎娶公主需要冒政治风险,迎娶她就不用。

    但她父亲死了,同时她父母双方都没有族人。

    也就是说,她现在除了一个郡主的名头,没有任何的人脉关系。

     哪怕皇上还念着先生旧情,但这个能管多久呢? 所以身份一般的男人够不上昌华郡主,身份够了的男人又嫌娶了她如娶鸡肋。

     但其实皇上远比众人以为的要念旧情得多。

    詹权的婚事还算是万商强行赖给皇上的,昌华郡主的婚事却一直为皇上所记挂。

    既怕她未来的丈夫只有人品没有能力,日后外出交际叫那种没有眼色的瞧不起;又怕她未来的丈夫太有能力,对着妻儿不贴心;既怕她低嫁了,日后不适应夫家的生活习性;又怕她高嫁了,受了委屈无人知。

     现在倒是好了,皇上终于找了合适的人选。

    他打算把詹权配给昌华郡主。

     在皇上心里,昌华郡主绝不会辱没詹权。

    而詹权年纪轻轻、相貌堂堂,皇上又知道自己肯定会重用他,此外嫡母通情达理好相处,这样的青年才俊也配得上郡主。

     看到苟太监回来了,皇上似笑非笑:“怎么样,满意了吧?” 苟太监立马嬉皮笑脸地凑到皇上面前:“满意!非常满意。

    果然还是皇上慧眼如炬。

    ” 皇上懒得听苟太监拍马屁,见他手里捧着一个盒子,问:“这是什么?” “是安信侯太夫人给皇后的礼物,叫我帮着捎带回来了。

    ”苟太监说。

     这要是别的命妇献给皇后的礼物,皇上肯定不会多看。

    但近来安信侯太夫人的存在感实在有些高,而且做出来的事每每出人意料,皇上实在好奇她会送什么。

    而皇上嘛,高位者既然生出了好奇心,最是不用委屈自己的,直接说:“拿来给朕看看。

    ” 盒子一打开,里面摆着一个合拢收起来的崭新小桌屏。

     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女人家的绣品,是众命妇送给皇后的礼中最最常见的。

     皇上有些失望。

     苟太监眼睛尖,指着桌屏下方说:“是不是还有一封信?” 皇上取出桌屏随手放在一边,然后拿起那封信。

    好家伙,厚厚一封! 拆开信封,皇上从第一张开始读。

    这封信是万商口述,詹木舒执笔。

    少年人的字写得不错,皇上挑了挑眉,继续往下看。

    万商在信里说,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她特意请教静华道人——看到这里,皇上又忍不住停顿了一下,面上显然很有几分满意。

     皇上其实记不得云夫人的道号,但安信侯府里就这么一个出家的,想也知道肯定是指她。

    万商给皇后准备了礼物,信里却特意点了云夫人出来,就相当于是把功劳分了一部分给云夫人。

    皇上虽然厌恶世家,但申屠贵妃与他也生了几个孩子,他不希望孩子们彼此敌对。

    所以万商这种大气不争的行为在皇上这里是能得到高度表扬的。

     万商说,请教云夫人知道了先侯爷身边当年不少的有功之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