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凉州岁月:命如蝼蚁

关灯
灾民中间跑,他从没表现出嫌脏,但每天回到家便会换下衣服,第二天要穿浆洗过的干净衣服。

     但他一项很大的花销,便是买书。

    他在龟兹的书无法全部带来,只挑了重要的,也已经是我们一路来最沉的行囊。

    到了姑臧,可以接触到更多汉文书籍,他更是如同海绵一般吸收着汉地的文化。

    看书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而且这也是为他日后译经打基础,所以刚开始我也从来不限制他买书。

    可是,活字印刷还没有发明,纸张又贵,这个时代的书籍比日用品贵上几十倍。

    而他往往是看到喜欢的书,连价钱都不问就买下,剩下我尴尬地掏空口袋。

     这个男人,唉,除了做精神领袖,他还真的不懂柴米油盐。

    我很庆幸的是,在龟兹时我已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古代的生活能力,不至于到现在束手无策。

     十二月时,流民数目激增,已达十多万,抵得上姑臧城内的居民数目。

    城内经济萧条一片,什么都在跌价,除了粮食。

    很多人在门口摆摊变卖家产,一天下来也换不回一斗粮食。

     城外灾民聚集的山头,整片山的树木皆被剥皮,大雪覆盖下的草根也被掘出。

    高粱杆、稻草、麦杆,甚至棉袄里的棉花,都成了救命的粮食。

    灾民们把它们碾碎,掺水熬大半天,能够熬出些淀粉来。

    每日还有人因为误食狼毒草中毒。

    往往等罗什得到消息,赶去救时,人已口吐白沫,满脸青紫,面目骇人地死去。

     灾民中有人开始得浮肿病,一挤便出黄水,走路摇摇晃晃。

    还有许多人因为吃糠,吃观音土便秘,浑身瘦得皮包骨,却挺着奇怪的大肚子。

    我曾亲眼见到他们在破败的窑洞里,翘着光屁股,互相用树枝掏,鲜血长流。

    被掏的人一声高一声低地呻唤,无论我跌跌撞撞跑到多远,耳边依旧不时响起那些惨叫声。

     吕光的平叛进展得并不顺利,于是街头张贴出了征兵告示,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

    特意说明,从军者可得温饱。

    就这几个字,让流民中但凡还有把力气的男人,皆报名参加,挤满了鼓楼一带。

     我和罗什、呼延平、段娉婷,还有罗什二十多个龟兹弟子一起,经过鼓楼。

    吕光次子吕弘在负责征兵,看到我们时,偏过头故意不理。

    我心里来气,有什么好得意的?他在吕纂逼死吕绍后也想自立,却被吕纂打败杀死。

    吕光的儿子们,除了窝里斗骨肉相残,别的还有什么本事? “军爷,先分个馒头吧。

    俺投军,就是想给俺娘吃个馒头。

    ” 一个变声期的粗哑嗓子引起我们注意。

    才半大的孩子,看发育最多十三四岁,流着鼻涕,脸颊上冻得发紫。

    脚上一双烂鞋,脚趾头露在外面,黑呼呼一团,分不清趾头。

     “馒头得等入了营才发,现在没有。

    ”那个在忙着填名录的军官不耐烦地回答。

     “那要啥时候有啊?” “罗嗦,你到底投不投?下一个!” “我投,我投。

    ”大拇指在红色印泥上按一下,然后往纸上按。

    一条性命便这样贱卖出去了,还是个孩子啊。

     “顺儿,娘不要你去投军啊,你才十三岁。

    ”一个妇人跌跌撞撞跑来,一把扯着孩子嚎啕大哭。

     “军爷,我有十五了,我娘舍不得才这么说的。

    ”小孩看到军官皱眉,连忙讨好地说。

    来了几个士兵,把他娘的手拉开,带着小孩往后面的营帐走。

     小孩回头对着妇人喊:“娘,等会儿发了馒头,顺儿就给你带来。

    ” 辛酸得不忍看下去。

    这个顺儿太天真了,入了那营帐,他怎么还可能再出得来?看到身边的罗什在怀里掏,却什么都没掏出来,对着我耳语:“还有钱么?” 我点点头,摸出几个铜板,走到那个仍在哭泣的妇人身边,交给她。

    她抬头,脏得不成样子的脸上看不出肤色。

    她没有接,突然对着罗什跪下:“我不要钱。

    法师,求求你念经保佑我儿子平安回来吧。

    ” 罗什动容,虚扶一下,我赶紧拉她起来。

     “法师,也帮我儿子念经吧。

    ” “法师,还有我,我是孤儿,您就帮我念一次吧。

    ” “法师……” 队伍里响起越来越多的哽咽声,罗什抬头环顾,几千个衣衫褴褛的人,只为能得一顿饱饭,离开家人,去往那不知生死的战场。

    罗什嘴角抽动,眼底流出无尽悲伤。

    转头对弟子们叮嘱几句,众弟子散开,走到队伍中间,为要求祈福的人念平安咒。

    人群中绝大部分人都合掌闭眼,虔诚地接受佛祖的赐福。

     雪片又开始飘落,簌簌的落雪声,喃喃的梵唱声,压低的哭泣声,一张又一张盖了红印的纸,迅速垒满了征兵台。

     那天晚上,他久久不睡,外面泛着凄惨白光的雪地,映衬出他悲戚的神色:“艾晴,人活于世,受尽苦难,究竟是为什么?我又能为他们做什么?” 心里的哀戚不下于他。

    为他披上棉衣,拉过他的手,靠上他肩膀。

     “你可以做很多的。

    佛教便是产生于苦难之中,佛陀见到尘世间一切皆苦,于是便有了佛教。

    这是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