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关灯
小
中
大
能放弃这个弟弟。
“我知道的,谢谢师父。
” 翟新点头,他这辈子都不会放弃阿想这个兄弟。
与此同时,赵想也在和他师父说起这几天的事。
“我哥当时可生气了,翟叔叔送他的水壶脏了,拿回来用他过不了心里那一关,扔了又心疼。
” 赵想一边说一边写病历,亏得他能一心二用。
“所以你就把水壶捏扁了,顺便给他班上的同学一个下马威?” 张百草瞥了徒弟一眼,对他的行为不置一词。
“嗯哪,这叫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 赵想把写好的病历交给师父。
“不错。
” 张百草看过后,夸了徒弟一句。
“下一位。
” 得了师父的夸奖,赵想高兴之余也没忘记叫号。
“医生……” 病人进来坐好,伸出手腕。
一个一个病人进来又出去,每一个愁眉苦脸进来,最后都带着笑离开的。
就算有病人患了重症,他们也在赵想的安慰下坦然面对。
毕竟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
哭不能解决身上的病症,但是笑的话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所以大家都是笑着出来的,不管怎么样说,好好迎接生命的每一天,总比浪费要好吧! 日子就在赵想日复一日的上课学习中度过,转眼间就来到了八一年冬。
“好冷。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 赵想从外面冒着雪跑进来。
“阿想,快进来喝姜汤。
” 赵奶奶看到大孙子回来,赶紧喊道。
“来了。
” 赵想书包也没放,跑进厨房喝姜汤。
“谢谢奶奶。
” 接过姜汤,稍微吹一下就直接喝了起来。
外面实在是太冷了,他一个蜀省人,对北方的冬天终究还是有些不适应。
感觉穿再厚的棉衣,都有种冷往身体里钻。
“你今天毕业了,以后就不用去学校了吧?” 赵奶奶看着赵想胸口上的红花,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终于毕业了,在这大雪降临的日子里,七七级大学生即将离开他们的母校。
“对,不用去了,学校已经教不了我什么。
” 赵想点头,他在学校确实没什么可学的了。
他有最好的师父,平时师父还会带他去和别的大佬交流,反而学校还会耽误他的学习进度。
四年足够了,以后他就好好跟在师父身边学习半年,然后参加明年下半年的征兵,进入部队当一名军医。
这个想法赵想一直没有改变,本来张百草还想着要不要徒弟在首都医院任职,但是赵想拒绝了。
他提前在首都医院实习,所以他一毕业就拿到了行医资格证,他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医生了。
“太好了。
” 赵奶奶以为大孙子以后都不用早餐,冒着风雪去上课了。
而她不知道的是,赵想以后可能回来的时间会更少,因为他已经是真正的医生,就算他不用正式入职首都医院,也要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院长和他说好了,这半年时间他可以在首都医院做事,但同样的首都医院的医生要做的事,他也不能少。
赵想答应了,所以他会和别的医生一起值班守夜,晚上会经常不回家。
看着赵奶奶高兴的脸,赵想不知道要怎么和她说。
“行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别多说了。
” 赵爷爷阻止老伴再说下去。
他不像赵奶奶那么简单,知道医生是要值班的,经常不着家是常态。
“爷爷。
” 赵想看着赵爷爷,他比前两年看上去精神气更好一些,可是皱纹也多了一些。
儿孙都没办法经常陪在他们身边,这一点他和赵勇军都很愧疚。
“不用担心,我和你奶的身体很好,我们还能替你们守几年家。
” 赵爷爷安慰大孙子。
“谢谢爷爷,谢谢奶奶。
” 赵想抱住两位老人。
“傻孩子,说什么谢啊!” 赵奶奶仿佛也明白了什么,抱住大孙子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晚点翟新也回来了,他看着一身中山装的弟弟,还有他胸前的红花。
“恭喜毕业。
” 翟新抱了一下弟弟。
“谢谢哥。
” 赵想回抱了一下。
“我们也要。
” 这时赵勇军和翟民也回来了,今天是赵想的好日子,他们自然不能落下。
“爹。
” 赵想和赵勇军与翟民一一抱过,然后站在中间让他们打量。
“我的儿子真棒,恭喜毕业。
”赵勇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从小猴子到现在的大小伙子,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阿想都大学毕业了。
“阿想很厉害。
恭喜毕业,这是我送你的毕业礼物。
” 翟民把自己给赵想买的毕业礼物递给他。
“看看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叔叔换过。
” “谢谢翟叔叔,你送的我肯定喜欢。
” 赵想接过打开来,然后笑了。
“什么?” 翟新凑过来。
“喏。
” 赵想把盒子一转,让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一块最新的上海牌手表,和几年前翟新送的那一块不同,这一块是真正适合成年男子戴的手表。
设计更加的大气精美,表盘也比原来的要大一些,这可是远销海外的手表,戴在手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
翟民为了这一块表,直接把他一个半月的工资花光了。
“好看。
” 大家看完夸道。
“我一看这块表,就想到了阿想。
” 本来前几年送了一块表,这一次不应该再送。
可在翟民在寻找礼物时,一眼就看中了这块手表,觉得它和赵想很配。
金色的手表本来应该很显眼,可是它的做工和设计都比别的手表要好,当然价格也要贵了一半。
翟民没有犹豫就买下了它,然后送给赵想做毕业礼物。
几年前送的那块手表已经旧了,正好可以换下来。
而且那块表当时考虑到赵想年纪小,买的是女式款,表盘比较小,已经不适合成年男子戴了。
“谢谢翟叔。
” 赵想果然很喜欢,立即换上。
旧的那一块表也没扔,而是好好放在盒子里收起来。
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痕迹,未来再拿出来看,都是满满的回忆。
“不用谢。
阿新,等你毕业了,爹也送你一块。
” 翟民怕儿子吃醋,跟他说道。
“爹,我有。
” 翟新露出自己手腕上的表,他爹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就送了自己一块手表,现在还很新呢! “不一样的。
” 翟民挥了挥手,意义不一样。
“比起手表,爹你不如送我别的。
” 翟新并不想换手表,这一块意义不一样,他想一直戴着,除非它再也走不动为止,那样他才会考虑换一块新表。
“那你想要什么?告诉爹,爹给你买。
” 翟民一听立即问道。
“那爹等我想想。
” 翟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要想一想再告诉他。
“好。
” 翟民答应了。
晚上的晚饭很丰盛,六人围着餐桌吃起了火锅。
第二天赵勇军、翟民回部队,翟新去学校上课。
赵想则躺在床上睡回笼觉,赵奶奶和赵爷爷坐在客厅里烤火。
日子安安静静,却是赵家人最享受的。
毕业后第一天,赵想做了一天的咸鱼。
这一天他什么也没做,没有扎针,没有搓药丸,更没有尝百草。
他不是睡觉,就是坐在炉子旁和爷爷奶奶摆龙门阵。
“最近赵玉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也应该毕业了吧!” 赵奶奶突然提起了赵玉,这个孩子最近一年都没怎么来赵家。
“他忙着呢,根本没时间来咱家。
” 赵想提起小伙伴就摇头,那小子为了追上同学,可是拼了命地学习。
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前三,因此他成为学校重点培养对象。
他甚至不用再考虑去哪里,因为他早早就被某个部门预定走了。
“再忙总要休息吧?” 赵奶奶担心道。
“没事的,他不休息才好呢!” 赵想拿起烤熟的红苕掰开来,给了爷爷奶奶一人一半。
“怎么说?” 赵爷爷赵奶奶看着大孙子。
“说明他的工作有着落啊!” 赵想自己也拿起一根烤红苕吃了起来。
“哦。
” 二老恍然大悟。
虽然大学生毕业后包分配,但是分配的工作也有好坏之分。
赵玉显然进了一个很不错的部门,怪不得他没时间来赵家呢!忙着工作,要是不做出点成绩,被人挤下来就惨了。
“以后要见他,估计更难了。
” 赵想倒是不为小伙伴担心,不、其实也担心的。
要是分去一个局势不好又混乱的国家,赵玉的安全性就难说了。
“你们都大了,天南地北的,确实想见一面都难了。
” 赵爷爷想起了三磊,那孩子一直在蜀省,去年毕业后就分配到了省会工作,现在已经工作了一年,把父母和弟妹都接去自己工作的地方了。
赵磊写信告诉赵想这件事时,让大家都挺惊讶的。
这小子行啊,工作一年就把家人接出老家享福,确实有点本事。
据说他的父母在省会摆摊做一些小吃,生意还不错。
弟弟妹妹在上完学后,也会过去帮忙。
赵磊不上班时也会去,一家人在省会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羡慕死赵家村的人了。
每到这时,赵家村的人就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和赵家打好关系。
“我知道的,谢谢师父。
” 翟新点头,他这辈子都不会放弃阿想这个兄弟。
与此同时,赵想也在和他师父说起这几天的事。
“我哥当时可生气了,翟叔叔送他的水壶脏了,拿回来用他过不了心里那一关,扔了又心疼。
” 赵想一边说一边写病历,亏得他能一心二用。
“所以你就把水壶捏扁了,顺便给他班上的同学一个下马威?” 张百草瞥了徒弟一眼,对他的行为不置一词。
“嗯哪,这叫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 赵想把写好的病历交给师父。
“不错。
” 张百草看过后,夸了徒弟一句。
“下一位。
” 得了师父的夸奖,赵想高兴之余也没忘记叫号。
“医生……” 病人进来坐好,伸出手腕。
一个一个病人进来又出去,每一个愁眉苦脸进来,最后都带着笑离开的。
就算有病人患了重症,他们也在赵想的安慰下坦然面对。
毕竟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
哭不能解决身上的病症,但是笑的话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所以大家都是笑着出来的,不管怎么样说,好好迎接生命的每一天,总比浪费要好吧! 日子就在赵想日复一日的上课学习中度过,转眼间就来到了八一年冬。
“好冷。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 赵想从外面冒着雪跑进来。
“阿想,快进来喝姜汤。
” 赵奶奶看到大孙子回来,赶紧喊道。
“来了。
” 赵想书包也没放,跑进厨房喝姜汤。
“谢谢奶奶。
” 接过姜汤,稍微吹一下就直接喝了起来。
外面实在是太冷了,他一个蜀省人,对北方的冬天终究还是有些不适应。
感觉穿再厚的棉衣,都有种冷往身体里钻。
“你今天毕业了,以后就不用去学校了吧?” 赵奶奶看着赵想胸口上的红花,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终于毕业了,在这大雪降临的日子里,七七级大学生即将离开他们的母校。
“对,不用去了,学校已经教不了我什么。
” 赵想点头,他在学校确实没什么可学的了。
他有最好的师父,平时师父还会带他去和别的大佬交流,反而学校还会耽误他的学习进度。
四年足够了,以后他就好好跟在师父身边学习半年,然后参加明年下半年的征兵,进入部队当一名军医。
这个想法赵想一直没有改变,本来张百草还想着要不要徒弟在首都医院任职,但是赵想拒绝了。
他提前在首都医院实习,所以他一毕业就拿到了行医资格证,他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医生了。
“太好了。
” 赵奶奶以为大孙子以后都不用早餐,冒着风雪去上课了。
而她不知道的是,赵想以后可能回来的时间会更少,因为他已经是真正的医生,就算他不用正式入职首都医院,也要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院长和他说好了,这半年时间他可以在首都医院做事,但同样的首都医院的医生要做的事,他也不能少。
赵想答应了,所以他会和别的医生一起值班守夜,晚上会经常不回家。
看着赵奶奶高兴的脸,赵想不知道要怎么和她说。
“行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别多说了。
” 赵爷爷阻止老伴再说下去。
他不像赵奶奶那么简单,知道医生是要值班的,经常不着家是常态。
“爷爷。
” 赵想看着赵爷爷,他比前两年看上去精神气更好一些,可是皱纹也多了一些。
儿孙都没办法经常陪在他们身边,这一点他和赵勇军都很愧疚。
“不用担心,我和你奶的身体很好,我们还能替你们守几年家。
” 赵爷爷安慰大孙子。
“谢谢爷爷,谢谢奶奶。
” 赵想抱住两位老人。
“傻孩子,说什么谢啊!” 赵奶奶仿佛也明白了什么,抱住大孙子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晚点翟新也回来了,他看着一身中山装的弟弟,还有他胸前的红花。
“恭喜毕业。
” 翟新抱了一下弟弟。
“谢谢哥。
” 赵想回抱了一下。
“我们也要。
” 这时赵勇军和翟民也回来了,今天是赵想的好日子,他们自然不能落下。
“爹。
” 赵想和赵勇军与翟民一一抱过,然后站在中间让他们打量。
“我的儿子真棒,恭喜毕业。
”赵勇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从小猴子到现在的大小伙子,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阿想都大学毕业了。
“阿想很厉害。
恭喜毕业,这是我送你的毕业礼物。
” 翟民把自己给赵想买的毕业礼物递给他。
“看看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叔叔换过。
” “谢谢翟叔叔,你送的我肯定喜欢。
” 赵想接过打开来,然后笑了。
“什么?” 翟新凑过来。
“喏。
” 赵想把盒子一转,让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一块最新的上海牌手表,和几年前翟新送的那一块不同,这一块是真正适合成年男子戴的手表。
设计更加的大气精美,表盘也比原来的要大一些,这可是远销海外的手表,戴在手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
翟民为了这一块表,直接把他一个半月的工资花光了。
“好看。
” 大家看完夸道。
“我一看这块表,就想到了阿想。
” 本来前几年送了一块表,这一次不应该再送。
可在翟民在寻找礼物时,一眼就看中了这块手表,觉得它和赵想很配。
金色的手表本来应该很显眼,可是它的做工和设计都比别的手表要好,当然价格也要贵了一半。
翟民没有犹豫就买下了它,然后送给赵想做毕业礼物。
几年前送的那块手表已经旧了,正好可以换下来。
而且那块表当时考虑到赵想年纪小,买的是女式款,表盘比较小,已经不适合成年男子戴了。
“谢谢翟叔。
” 赵想果然很喜欢,立即换上。
旧的那一块表也没扔,而是好好放在盒子里收起来。
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痕迹,未来再拿出来看,都是满满的回忆。
“不用谢。
阿新,等你毕业了,爹也送你一块。
” 翟民怕儿子吃醋,跟他说道。
“爹,我有。
” 翟新露出自己手腕上的表,他爹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就送了自己一块手表,现在还很新呢! “不一样的。
” 翟民挥了挥手,意义不一样。
“比起手表,爹你不如送我别的。
” 翟新并不想换手表,这一块意义不一样,他想一直戴着,除非它再也走不动为止,那样他才会考虑换一块新表。
“那你想要什么?告诉爹,爹给你买。
” 翟民一听立即问道。
“那爹等我想想。
” 翟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要想一想再告诉他。
“好。
” 翟民答应了。
晚上的晚饭很丰盛,六人围着餐桌吃起了火锅。
第二天赵勇军、翟民回部队,翟新去学校上课。
赵想则躺在床上睡回笼觉,赵奶奶和赵爷爷坐在客厅里烤火。
日子安安静静,却是赵家人最享受的。
毕业后第一天,赵想做了一天的咸鱼。
这一天他什么也没做,没有扎针,没有搓药丸,更没有尝百草。
他不是睡觉,就是坐在炉子旁和爷爷奶奶摆龙门阵。
“最近赵玉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也应该毕业了吧!” 赵奶奶突然提起了赵玉,这个孩子最近一年都没怎么来赵家。
“他忙着呢,根本没时间来咱家。
” 赵想提起小伙伴就摇头,那小子为了追上同学,可是拼了命地学习。
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前三,因此他成为学校重点培养对象。
他甚至不用再考虑去哪里,因为他早早就被某个部门预定走了。
“再忙总要休息吧?” 赵奶奶担心道。
“没事的,他不休息才好呢!” 赵想拿起烤熟的红苕掰开来,给了爷爷奶奶一人一半。
“怎么说?” 赵爷爷赵奶奶看着大孙子。
“说明他的工作有着落啊!” 赵想自己也拿起一根烤红苕吃了起来。
“哦。
” 二老恍然大悟。
虽然大学生毕业后包分配,但是分配的工作也有好坏之分。
赵玉显然进了一个很不错的部门,怪不得他没时间来赵家呢!忙着工作,要是不做出点成绩,被人挤下来就惨了。
“以后要见他,估计更难了。
” 赵想倒是不为小伙伴担心,不、其实也担心的。
要是分去一个局势不好又混乱的国家,赵玉的安全性就难说了。
“你们都大了,天南地北的,确实想见一面都难了。
” 赵爷爷想起了三磊,那孩子一直在蜀省,去年毕业后就分配到了省会工作,现在已经工作了一年,把父母和弟妹都接去自己工作的地方了。
赵磊写信告诉赵想这件事时,让大家都挺惊讶的。
这小子行啊,工作一年就把家人接出老家享福,确实有点本事。
据说他的父母在省会摆摊做一些小吃,生意还不错。
弟弟妹妹在上完学后,也会过去帮忙。
赵磊不上班时也会去,一家人在省会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羡慕死赵家村的人了。
每到这时,赵家村的人就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和赵家打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