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关灯
了。

    孙建业离开部队后,就和妻子离了婚。

     至于他的父母,送回老家。

     每个月寄点钱回去,保证饿不死,想过以前的生活是不可能了。

     至于前妻和儿子,前妻没有了他这个丈夫,生活质量更不用说了,她那点工资都还不够她自己造的。

     至于儿子在劳改,什么时候能出来看表现吧! 没了家人的拖累,孙建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虽然离开了心爱的部队,但是在派出所发光发热也是一样的。

     顾生和卫国,同样升了一级,两个人被调去别的地方当一把手,和赵勇军彻底分开了。

     虽然大家分开了,但是大家的前程更好了,所有人都很高兴。

     就是顾生离开前很难受,因为他再也吃不到赵家人煮的饭菜了。

     对于他的抱怨,顾老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放心上。

     儿子离开就离开吧,顾老半句叮咛都没有,和赵想的待遇比起来,顾生反倒像是外人,赵想才是亲孙子。

     虽说如此,顾老还是给人打了招呼,让他们在暗地里关照自己的老儿子。

     至于顾老的妻子和大儿子,这几年过得越来越差,和顾老不说是老死不相往来,也差不多要断交了。

     顾老夫人虽然知道大儿子靠不住,但是她还是不忍心放弃这个儿子,于是她就这样一直纠结着和大儿子住一起。

     现在他们进不了顾家,在外面也没有拿他们当回事,这日子当然是一天差过一天。

     当然和普通人比,顾大一家还算可以,起码每周还有肉吃不是。

     至于卫国,他父亲、儿子和女儿都不用自己操心,孩子成年了,父亲一直待在他的实验室,他就轻装上任。

     到了地方当然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等未来重新调回首都,再和大家一起。

     大家各奔东西,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

     赵想也是一样,他外调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

     火车上,赵想坐在卧铺上,打开窗户跟大家挥手。

     “爷爷奶奶、爹,翟叔、哥,你们回去吧!” 火车就要开了,赵想带了两个包上车,一个装着夏天的衣服,另一个装着吃的。

     至于其他东西,早就用邮寄的方式寄往赵想工作的地方了。

     “你在外要注意身体,要按时吃饭,别老是顾着工作忘记吃饭……” 赵奶奶站在火车下,握住大孙子的手小声叮嘱。

     “我都记住了,奶奶。

    ” 赵想拼命点头,而就在此时火车也动了起来。

     “呜~哐哐哐……” “阿想,要经常打电话和写信回来……” 赵家人追着火车喊道。

    “好。

    ” 赵想拿半个身子都快伸出来了,大声回家的同时,还朝他们挥着手。

     从一开始的缓行到后来的飞速行驶,很快就看不到站台了,也看不到站台上的人。

     “娘,我们回去吧!” 赵勇军扶着赵奶奶,赵爷爷被翟新和翟民扶着。

     “好,我们回家。

    ” 赵奶奶和赵爷爷离开前还时不时地回头。

     什么时候,那辆绿色的火车会把他们的大孙子带回来呢? 八五年,蜀省某部队医院。

     “赵军医,你看看这孩子的身上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直有小红点?” 一位老人孙子来部队医院看病,一来便直奔赵想的诊室。

     作为他们当地最著名的医生,赵想每天要接待许多病人,时常因为工作得太过专心而忘记吃饭。

     这个时候,在暗处保护他的人,就不得不出来给他打饭,要求他暂停工作先吃饭。

     就算是病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继续让赵想看病,都等他吃过饭再看。

     “小朋友,你这两天有没有去过平时不去的地方,或是玩过什么平时没见过的花花草草?” 赵想给孩子把过脉后,尽量用他们能懂的意思问道。

     “昨天有看到一个红红的花,很漂亮我摘下来玩了。

    ” 小孩有七八岁的样子,所以对于赵想的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那花是什么样子的?能形容一下给叔叔吗?” 赵想再次询问。

     “就红红的,长长的花瓣。

    解放军叔叔,我身上长红点子,是因为我玩了那个花花的原因吗?” 小朋友看着身穿军装的,长得还特别好看的军人叔叔,眼睛一直盯着他。

     “叔叔现在也不知道,所以才要问小朋友啊,如果是它的原因,以后小朋友就不能再玩了。

    ” 赵想笑着回答。

     对于小朋友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行为,赵想早就习惯了。

     调来这里的几年,这样的事已经不知道发生有多少起了。

     “哦。

    ” 小朋友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以后再也不随便玩不认识的花花草草了。

     “大叔,孩子没事,就是过敏了。

    不过以后得注意一点,不认识的花花草草千万不要碰。

    ” 赵想提醒大人,也提醒了小朋友。

     “记住了,解放军叔叔。

    ” 小朋友还是很乖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分配来的这个地方很穷,比赵家村还要穷,这里的人刚刚才不饿肚子,至于吃肉那是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

     “乖。

    ” 赵想开了一些外用的药给小朋友,让家长回去煮成水给孩子擦。

     “擦几天就好了。

    ” 药方写好,交到大人手中。

     “谢谢赵军医。

    ” 老人拿着药方抱着孙儿走了。

     赵想来这里的几年,他的医术经过了考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证。

     又因为他一口蜀省话,当地百姓对他的排斥最小,很多时候更愿意与他交流。

     本来因为当地人排外,部队很多时候也和当地百姓不好交流,大家比起部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宗族。

     原来这里是没有驻军的,是后来迁过来的,所以双方感情没到位,对部队平时的工作展开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但是随着赵想的到来,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他是蜀省人,一口标准的蜀省话让当地人听了心里舒服,直接把他自动归为自己人。

    再加上他又是医生,经常在休息的时候下乡免费为百姓看病。

     一来二去,当地人对赵想的信任感那叫一个高啊! 只要赵想说的话,一个个奉为圣旨,就算有人劝他们不要太过相信一个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