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字迹

关灯
郎开口,本官自然不能推却。

    ”他笑了笑,眼中流光狡黠,“那本官再送你一个人证,顾侍郎可要听一听?” “啪!”的一声惊响,林淮景拍了拍桌案,对着外面朗声道:“传证人!” 悠长的声音在夜风里传开,不多时,一个身着绿色官袍的男子被衙役带了进来。

    他远远地看了顾荇之一眼,可是眼神甫一触即,便飞快地移开,将头垂得低低的。

     顾荇之眉心一凛,因为此人他是认得的。

     他名唤李恪,是中书省一名从九品书令史,为人忠厚老实,才来中书省的时候常常被人欺负。

    顾荇之看他性情踏实,故而总会让他帮自己做一些跑腿传话的事,以示亲厚。

     有一次他在帮顾荇之送急函的路上偶遇事故,马车无法通行。

    当时天降大雨,又适逢下职时间。

    李恪便找街边小贩要来一张油纸,把急函裹在怀里,跑着淋了一路的雨,赶着时间将东西送去了。

     方才林淮景说要传证人的时候,顾荇之的脑中便闪过了无数种可能,可唯独没有他。

     是谁,都不能是他。

     李恪进门先是对着上首的几位大人拜了一拜,而后垂头回避着顾荇之的目光,撩袍跪在了堂上。

     “李恪,”林淮景清清嗓子,俯视着他,森然道:“群牧司的人说,那份调运军马的公文,是由你送去的,可有此事?” 堂下的人闻言默了片刻,似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开口低低应了一句,“是。

    ” 林淮景一听来了兴致,前倾了身子,目光灼灼看着他道:“当日是何情形,你还不快快招来。

    ” 李恪的嘴唇抿了抿,深吸一口气道:“叁日前,卑职在中书省整理公文卷录,看到顾侍郎常用的那间厅堂里还亮着灯。

    本想过去瞧一瞧,行到门口被一名侍卫给拦住了。

    他递给卑职一卷公文,说是顾大人让送去群牧司,是一份急函,不可耽误。

    卑职见公文上官印、笔迹都对得上,便按照嘱托,将东西送了出去。

    ” “大约是夜里什么时辰?”林淮景问。

     李恪想了想,笃定道:“子时,因为那时卑职是寻着打更的锣声,才看到顾侍郎厅堂的灯的。

    ” 子时,如此深夜,怕是连门房都已经歇下了。

    这样一来,除了李恪,便无人能证明当夜顾荇之在哪里。

     “嗯,”林淮景满意地点头,正欲再问,却听左易道:“以你方才所言,那份公文分明当时是从侍卫手里接过去的,何以肯定那就是顾侍郎的手笔?” 李恪怔了怔,支吾道:“卑职自然是从字迹上辨认的。

    替顾侍郎送过那么多公文,不会认错。

    ” “但你确实没见到顾侍郎的面,对吗?” 李恪一顿,迟疑着点了点头。

     一旁的林淮景轻轻笑了一声,反问道:“子时、中书省、顾侍郎常用的厅堂,还有公函上再明显不过的官印和手迹,若是这些都还不能证明此乃顾侍郎所为,那林某倒还真不知该如何证明了。

    ” 左易不理他,兀自问李恪道:“那侍卫你认识吗?” 李恪想了想,犹豫着摇了摇头,“当时外间太黑,事从紧急,卑职也就没有看那么清楚。

    ” 左易点点头,语气肃然道:“既然你没亲眼看到顾侍郎,也不认识那个递信的侍卫,如何能肯定那份公函就是顾侍郎给你的?” “我……”李恪语塞,神情惶然。

     左易见状,倏地一掌拍在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