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灯
果真,要不了多久,浩儿就发出科的音,会发科了之后,哥就很容易便能发出了。

     她一边发着“哥,哥,哥”,一边将浩儿的手放在她的喉部,让他感受发“哥”和发“科”的时候,喉部的振动与不振动是什么样的。

     浩儿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在章韵竹寓教于乐下,虽然还没能将哥哥二字念的很正,但已经能说出“嘎嘎”而不是“的的”了。

     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度是有限的,看着时候差不多了,章韵竹便让浩儿停止了练习,开始真正的陪着他玩了起来。

     忽然,本也在一旁玩的大孩子,突然高声朝着不远处,兴奋地喊道:“娘亲,弟弟喊我哥哥了,他不喊我的的,喊我哥哥了!” 章韵竹回头看去,原是老夫人与知县夫人、县丞夫人一齐出来寻他们了。

     知县夫人听到大儿子的呼唤声,忙上前说道:“霖儿,不能这么大呼小叫的,这是在寺庙,要对佛祖有敬畏之心。

    ” 显然知县夫人没有反应过来孩子之前说的话,只见霖儿立刻放低了声音,却还是坚持和母亲说道:“妈妈,弟弟会喊哥哥了,这个姐姐教他的,他不是喊我的的,他喊我哥哥!” 知县夫人听后,不可置信地看向小儿子,连忙抓着孩子的双手问道:“浩儿,你念一声哥哥,给娘亲听。

    ” 浩儿不明所以,但还是照着母亲的话,乖乖地喊了声:“嘎嘎。

    ” 虽然发音还是没有完全准确,但已是很大的进步,知县夫人欣喜地看着韵竹:“韵竹,这真是你教的。

    ” 知县夫人张氏是知县李大人的继室,两人虽举案齐眉,却没有少年夫妻那种深情在。

    李大人的原配未曾诞下一子一女便很早离世,故李大人难免对孩子的期望会比寻常人家高一些。

    大儿子不用多说,张氏把他教育的很好,行为举止颇为得体,李大人十分满意。

    只这小儿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当年生他的时候,张氏曾经大出血,因此对这个小儿子会不自觉地更宠溺一些。

    久而久之,逐渐发现这个小儿子不仅挑食得很,说话也说得晚。

     李大人曾为此责备过张氏:“言语乃人之根本,霖儿在这个岁数已经开蒙,浩儿这样别提开蒙了,成人后若是给人端茶递水都说不利索!” 张氏为此心急如焚,曾经多次寻医问药,却常常只得来大夫一句宽慰:“贵人语迟,贵公子日后必是有福的。

    ” 没有人把孩子说话晚或口齿不清当成一种病症,许是这样的孩子少,又许是老辈说的男娃娃说话就是晚,可这些宽慰之语在张氏看来并不能作为放任浩儿的缘由。

    此次来寺庙过素寿,还有另外一层目的,便是向佛祖祈愿,祈愿浩儿能早些清楚的说话。

     没想到,竟真的在佛前寻到了有缘之人,她欣喜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