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灯
家表小姐的身份替她去京城处理一些事务,也好为她与孙儿的姻缘铺垫几分。

    但此刻,她忽然觉得,韵竹不必借助什么身份,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她何必费尽心思安排她去京城,不如从自立这一点入手,支持她做自己愿意且有能力做好的事。

    只要她心甘情愿前往京城,那么,之后的事便可水到渠成。

     即便退一万步说,若是那个长着榆木脑袋的孙儿真是铁了心要退亲,至少一年之后,她老人家也能心安理得地放手。

    因为她明白,韵竹这孩子已经有能力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不必依附旁人,也不必仰仗顾家。

    她愿意看着她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也愿意珍惜她们之间的祖孙缘。

     这份缘,与亲事无关,与家族利益无关,只因她真心将这个孩子放在了心上。

     老夫人的一番话,果真正中章韵竹的心思。

     曾经,她因哑疾所限,想帮姨妈分担,却只能守着酱园铺,为姨妈看管生意。

    如今,她因国丧而困,虽得老夫人照拂,却心存不安,害怕哪一日离开顾家,便会迷失自我,不知何去何从。

     老夫人的提醒,让她拨云见日,顿时豁然开朗。

    她何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一件在这一世尚无人从事的事?开设一家康复馆,专门帮助那些有语言障碍的人们? 在前世的医学统计数据中,每一百名学龄前儿童中,便有五至八人存在语言障碍,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干预。

    不仅是儿童,中风患者中有三成会伴随语言障碍,若不进行语言训练,将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还有听力受损人群,语言训练同样不可或缺。

     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激动不已。

     曾经在前世想成为语言治疗师Speech-LanguagePathologist的梦想,在这一世未尝不能成为现实! 她的眼睛渐渐地积聚着越来越多的亮光,似乎一个计划正在她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顾老夫人看着她,十分满意她的一点即通,于是适时添了一把火:“祖母是个生意人,只要是有赚头的事儿,祖母都愿意凑个趣。

    ” 随后,又画龙点睛般地说道:“做生意,地段是最紧要的。

    ” 她举了个例子:“就拿家里的成衣铺子来说,你在开原是找不到的,为何?因为我们的衣服是做给富贵人家的夫人千金的,若是没有人愿意日日光顾,这店便开不下去。

    ” “同样的道理,放到商船货运上也适用。

    咱们的商船只在秋冬将南方的水果运到北方,你什么时候见过祖母让人把海鲜运上去?海货讲究新鲜,船上一折腾就死了,谁愿意赔血本去北方开海鲜酒楼?” 见章韵竹听得聚精会神,老夫人又进一步引导:“韵竹,你好好想想,你的生意,该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