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上了红灯笼,以示恭贺大胜,允许贫苦百姓入内乞讨。
毕竟,那可不是一座普通城池啊。
北十六城,是忠直之士对月难眠时的魂牵梦萦,是少年侠客写诗作文时的永恒之悲,是耄耋老臣等不见失地收复的绝望痛楚。
遗民依旧匍匐在蛮人铁蹄下用滚烫的血肉浇灌那片土地,高门豪族却聚集在清谈聚会上推杯换盏追求名士风流。
嘶哑的求救声早已被帝都的欲醉暖风缓缓吹散在路上,只有同样艰难扎根在黄土中的雍民还时时惦念着远方沦为奴隶的兄弟姐妹。
而北宁城是北十六城中最近的一座,是雍人若想收复失地必需踏出的第一步,更是燕小将军彻底闻名于大江南北的扬名之地。
燕翎之名随之被捧上神坛! 万万千千的百姓实在是渴盼了太久,在多年绝望里总算见到一丝曙光,谁能忍住不紧紧攥住带来希望的那个人呢! “‘定国公领兵追击,燕兵闻风弃城而逃,遂克北宁……’陛下,如此捷报,定国公此番是大功啊!还请您擢升他的品阶,赐下厚赏!”御史大夫史回舟到底是顾及着不能御前失仪,勉力克制住声音颤抖,似有滚滚泪珠划过眼角皱纹。
吏部侍郎杜羡之尚且年轻,声如洪钟:“容家子屡建奇功,真不负容家宝树之名,上天保佑他死里逃生,有他在,北境将安矣!” “老夫有生之年有幸得见十六城归来有望,哪怕现今只是收回了一座,便已死而无憾了啊哈哈哈!”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喻尚已逾古稀,乃朝廷官员最为年长者,曾教导先帝的诗文经书,堪称大雍柱石之所在。
他素来为人严肃,也重文教而轻武事,今日于朝上闻听捷报却难抑笑容,当真是难得的大喜。
御座之上不发一言,静静看着这一切。
“史大夫与去世的辅国大将军有多年同窗之谊,杜侍郎师从平阳郡夫人之父秦怀仁先生,喻仆射深受老定国公的救命之恩。
您三位皆与容家沾亲带故,难怪这么急着给容家子洗白罪名!” 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插进前述欢声笑语中,文德殿的气氛为之猛然一滞。
其他两位大人面色不佳,却不敢在陛下面前发怒,而喻老大人才不会忍气吞声。
他自百官之首的位置回头,见说话之人是陛下一手提拔的太仆寺少卿卢秀,出身天河卢氏,方才及冠
毕竟,那可不是一座普通城池啊。
北十六城,是忠直之士对月难眠时的魂牵梦萦,是少年侠客写诗作文时的永恒之悲,是耄耋老臣等不见失地收复的绝望痛楚。
遗民依旧匍匐在蛮人铁蹄下用滚烫的血肉浇灌那片土地,高门豪族却聚集在清谈聚会上推杯换盏追求名士风流。
嘶哑的求救声早已被帝都的欲醉暖风缓缓吹散在路上,只有同样艰难扎根在黄土中的雍民还时时惦念着远方沦为奴隶的兄弟姐妹。
而北宁城是北十六城中最近的一座,是雍人若想收复失地必需踏出的第一步,更是燕小将军彻底闻名于大江南北的扬名之地。
燕翎之名随之被捧上神坛! 万万千千的百姓实在是渴盼了太久,在多年绝望里总算见到一丝曙光,谁能忍住不紧紧攥住带来希望的那个人呢! “‘定国公领兵追击,燕兵闻风弃城而逃,遂克北宁……’陛下,如此捷报,定国公此番是大功啊!还请您擢升他的品阶,赐下厚赏!”御史大夫史回舟到底是顾及着不能御前失仪,勉力克制住声音颤抖,似有滚滚泪珠划过眼角皱纹。
吏部侍郎杜羡之尚且年轻,声如洪钟:“容家子屡建奇功,真不负容家宝树之名,上天保佑他死里逃生,有他在,北境将安矣!” “老夫有生之年有幸得见十六城归来有望,哪怕现今只是收回了一座,便已死而无憾了啊哈哈哈!”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喻尚已逾古稀,乃朝廷官员最为年长者,曾教导先帝的诗文经书,堪称大雍柱石之所在。
他素来为人严肃,也重文教而轻武事,今日于朝上闻听捷报却难抑笑容,当真是难得的大喜。
御座之上不发一言,静静看着这一切。
“史大夫与去世的辅国大将军有多年同窗之谊,杜侍郎师从平阳郡夫人之父秦怀仁先生,喻仆射深受老定国公的救命之恩。
您三位皆与容家沾亲带故,难怪这么急着给容家子洗白罪名!” 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插进前述欢声笑语中,文德殿的气氛为之猛然一滞。
其他两位大人面色不佳,却不敢在陛下面前发怒,而喻老大人才不会忍气吞声。
他自百官之首的位置回头,见说话之人是陛下一手提拔的太仆寺少卿卢秀,出身天河卢氏,方才及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