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关灯
生说手术很成功,但阿嬷年纪大了,骨头恢复起来可能会慢一些,你就放心在英国学习吧!有我们呢……” 宁蓁攥紧手机,眼眶泛红,指节泛白,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

    此时,她多想立刻飞回南城,可她已经将自己手上大部分的钱转到叶子的账户,用于支付阿嬷的手术费,以及后续的营养费用。

    剩下的余额,不足以她来回的四次飞机票钱。

     叶子他们也劝她没必要回去,这一来一回的太折腾了,还浪费钱。

     那一次,宁蓁清楚的意识到,若是自己足够有钱,就可以不顾一切地买机票飞回去了。

    钱,不仅仅是数字,更是选择的自由。

     而之后的另一件事的尘封,更加让宁蓁有了对金钱强烈的渴望。

     那一次,阿嬷本以为自己会撑不下去。

    便早早地麻烦叶子将宁蓁阿爸留下的遗物寄到了英国是一个由宁蓁父亲亲手制作的一个小木箱。

     箱子里的东西并不多,两三件宁蓁儿时穿过的旧衣服,几本书,以及由几个笔记本订成一本的边角泛黄的日记本。

     宁蓁小心翼翼地翻开,纸页历经岁月洗礼已经全部泛黄。

    日记是从宁父考入京北大学开始,记录了他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上面有介绍道京北大学的图书馆、天鹅湖、以及学校的食堂。

     直到时间到1995年10月5日。

     “今天我又在图书馆里遇见她,杏色的连衣裙,笑起来时眼睛弯弯的,像鹿鸣山清晨的雾一般......” 1996年1月22日。

     “要放假了,又要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见到她,唉!” 1996年2月14日。

     “哈哈哈,我向她告白了。

    没想到,她也喜欢我。

    宁理啊宁理,你可得加油,努力,让她过上好日子。

    不能因为跟我在一起,委屈了她。

    ” ...... 宁蓁发现,日记里的前半部分的那个“她”都是一个人,是她那位素未谋面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