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长宁回京

关灯
“陛下因长泓生叛,公主又身负重伤备受打击。

    连日疲乏,身体多有不适,故而不能召见大将军,还望大将军理解。

    不过今日陛下有令,命忠勇之臣令卿大人代理朝政,有圣令在此。

    众卿皆是爱国忧民之辈,陛下口谕,望诸位能够恪尽职守,以张参军为诫。

    ”言罢,卫司宫展开圣旨展示与众人。

     戍边大将军等人一愣,可看着圣旨上的内容确凿无误,除了卫司宫口传,圣旨之上,确实委任苏令卿代政,盖着天家的官印,又有卫司宫亲传,谁人还能挑出什么毛病?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怎么应对。

    倒是苏令卿一脸吃惊的神情,忙躬身跪拜,毕恭毕敬的模样接过卫司宫卷起的圣旨,开口道:“臣必定不辱使命,为朝廷殚精竭虑,谢陛下信任!” 来的人,匆匆而来,什么也没做,就碰上这么个软钉子,被眼前这一幕幕搞得昏头转向。

     献平王妃出了面,皇上下了圣旨,卫司宫亲传,叛军头领被挂于城墙,苏令卿亲自接待,这一切的一切都看似都天衣无缝。

    可戍边大将军怎么也觉得事有蹊跷,有什么事很不对劲。

    但是倘若这个时候还要强硬进攻,岂不是援军变叛军?更何况公主状况不明,众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得从长计议。

     却也不能违抗皇命,既进不得皇城,又不能驻守城外。

    最后在恭送了苏令卿等人之后,戍边大将军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退去三城开外,驻扎休整。

     哪怕是皇帝再怎么不高兴,也总不能不让人休整采购吧?只要能联系到长宁,就能确定京中的情况。

    眼下情况不明,公主又不知去向,戍边大将军只能先静观其变。

     可与此同时,在众援军退守三城之外时,长宁才与习音狼狈赶赴皇城。

    只可惜,来时什么都迟了,两人终于立在皇城之外,就见皇城紧锁,一派萧瑟景色。

    长宁傻了眼,不对劲,一切都很不对劲,她的援军呢?遥生呢?皇城又是何人掌控?为什么走了这一路也不见有人接应? 长宁,警惕地四周打量,又忙从行囊里翻出 帷帽扣好,本能已经感觉到了事出有异。

     城门外,人迹罕至。

    入城处,大门紧锁,就连守城的官兵也不见了踪影。

    在一旁的布告栏中,新贴着一张告天下书,随着风,四角被掀得哗啦啦直响,也不知是何人,在文书上蹭了个脏兮兮的手印。

     “习音,我觉得不对劲,你去帮我看一看,去看看那文书上说了什么。

    ”长宁警惕地压下帽檐,四周望了一圈,不见人影。

    抬起头观了眼城墙之上,见有刀戈树立,长宁牵着马匹又隐入树林之中,才催促习音去看。

     只见习音匆匆跑去布告栏处,立在那处看看了许久,耗得长宁焦急,才又急匆匆跑了回来。

     “公主…”习音的脸色不好,很显然还没能完全消化布告栏上通告的信息。

     “怎么回事?”长宁只觉习音一贯冷静,很少会有这样难言的踌躇,便更是觉得大事不好,催促道:“你快说呀!” “陛下圣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