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关灯
她早就成了望夫石了。

     李世民他们从太原带走了义军,但是将领和土兵的家人都在这里。

    高鸳常常去见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夫人、母亲、姊妹,约她们一同出去跑马逛街,有时也办些宴会,请她们来玩。

     官家夫人们也会请高鸳过去赏花、出游。

     在母亲的建议下,高鸳也会让李世民的亲卫去走访土兵的家中,若遇到有难处的,便及时出资,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她的日子充实快乐,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十月底。

     李世民这边开始围攻长安。

    在十月初的时候,他们便已经汇合。

    不过李渊虽然长相浓眉大眼,看上去很是仁厚,但却是颇有城府的人。

     他并没有马上攻城,而是不停地派人向城中的官员们致意,表示自已愿意支持臣服大隋。

    不过都已经兵临城下了,这话谁还信呢?所以城中拒不理睬。

     一直过了二十多日,李渊才下令攻城。

    因为他和李建成从潼关这边赶来只带了一万多人,便将秀宁的七万娘子军也编入建成麾下,归他管辖,攻打城东。

     李世民则是带着十三万大军,攻打城西。

    他手上的兵马是最多的。

    义军一共打了十三天,在十一月初九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攻破城门,占领了长安。

     李世民是最先入隋宫的,镇守长安的代王正住在东宫。

    隋宫中侍卫和土兵星散而去,各处一片狼藉。

     李世民骑马飞驰,赶往东宫。

    他们举义打的旗号就是要祛浊扬清,尊代王为皇帝。

    此时决不能让他出事,不然岂不是自打嘴巴。

     年幼的代王身边只有试读姚思廉一人。

    身边的侍从全都逃跑了。

     姚思廉不过是一个读书人,面对即将攻入殿门的土卒却毫无惧色,牢牢将代王护在身后,挺身凛然喝道:“唐国公举义,是为了匡扶王室,尔等不得对代王无礼。

    ” 这时候远处传来了一声马嘶,蹄声急如雨,一匹白马如飞而来。

    刚到殿门前,白马长嘶一声,马上骑者趁势一跃而下,姿势潇洒至极,扬声喝道:“不得对代王无礼!” 李世民笑着行礼,恭敬道:“末将是唐国公二子李世民,拜见代王。

    ” 杨侑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此时脸色发白,躲在姚思廉身后,抖声说:“免礼。

    ” 李世民命土卒在阶前护卫,并不踏进殿门惊扰。

    此时他带领的人已经将东宫、太极宫以及整个皇城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