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条件

关灯
,希望薛钊他们能够赶得及。

     除夕夜,建业。

     太初宫内,萧彧坐在暖阁内,看阿平在九九消寒图上涂上一片红梅花瓣。

     阿平涂完,将朱笔放下:“爹爹,已经过完五九了。

    师父什么时候回来呀?” 萧彧回过神,看着眼前可爱的小少年,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春暖花开的时候,也许就回来了吧。

    ” 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一仗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每每接到战报,他都无比揪心,战报上列出的伤亡数字,那些冰冷的数字后面,是成千上万条生命,也意味着成千上万家庭的心碎与绝望。

     他讨厌战争,讨厌杀戮和死亡,但也知道,有些杀戮是无可避免的,他不去做,将来阿平也得去做,否则就等着别人来屠戮自己的同胞。

    以战止战,这是唯一的出路。

     阿平说:“要是我能快点长大就好了,就能帮爹爹和师父分忧解难了。

    ” 萧彧欣慰一笑:“你现在该做的事,就是好好长大,学好本领,这样才能替爹爹分忧。

    ” “嗯,我会努力的。

    爹爹,你陪我去放爆竹吧。

    ”阿平拉着萧彧的手。

     萧彧说:“乖,你自己去吧,我坐会儿。

    ” 阿平便起了身:“好,那我去了。

    ” 萧彧说:“注意安全。

    ” “嗯!” 阿平走了,暖阁里就剩下了萧彧和一直静默不语的向阳。

    萧彧拿起剪刀剪掉了灯花,灯火亮了一些。

     向阳过来:“陛下,可是要写信?” 萧彧抬起头,冲他笑了笑:“还是你懂我心思。

    ” 向阳脸上露出温暖一笑,过来替他磨墨。

     萧彧将纸铺开,待墨磨好,也没急着动笔。

    向阳磨好墨,便主动退到一旁去了,将私人空间留给萧彧,他要给裴凛之写信,那必定是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萧彧只是在这个团圆的夜晚格外思念裴凛之,凛之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每次写信回来,除了军情,关于他自己的,都是一切安好。

     萧彧总是隐隐不安,上次那场大战,西戎主帅还是他亲手生擒的,怎么可能毫发无损。

    他不说,应该是怕自己担心。

     这个冬天,他们在秦州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十几万人,找住的地方不容易吧,这么冷的天住毡房帐篷也是够不好受的。

     年后还有硬仗要打,希望这一仗能够一劳永逸。

     萧彧什么忙也帮不上,唯有信任凛之,给他鼓励,做好后勤,等他打下长安。

    如今已无退路,除非打下长安,军队不可能撤回来,否则潼关就白打了。

     萧彧提起笔,舔一下笔尖,开始给裴凛之写信。

     同一时间,远在新丰的裴凛之也在做着与萧彧同样的事。

     这又是一个异地的年,条件艰苦,过年也只能给将士们加一道羊羹。

     裴凛之与将士们饮食一般无二,他常常以身作则,平易近人,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是以极受大家拥戴。

     要说接下来这一仗还有什么会让他有必胜的信心,那就只能是将士们的勇猛和严明的军纪了,这一点从上次交锋就看出来了。

     西戎骑兵多且勇猛,但对上他们训练有素的步兵,优势并不明显。

    而对方的步兵更是没有章法可言,是以打起来对方的伤亡已经倍数于己方了。

     将士们都是南方人,谁都没有经受过漫长的冰天雪地的冬天,甚至连避风御寒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大家临时搭建的,条件太过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