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关灯
小
中
大
但这种盯梢,和窥伺帝帐有天壤之别。
如果建帝发现的真是他们,只能说,他在这件事上夸大了许多。
且找到李审言之后,趁他离开天子身边,大长公主的人就跟随离开了。
他们暗中下手,李审言猝不及防受伤,逃离的方向不是人群,而是最近的李秉真夫妇帐篷。
可能是无意为之,也可能是知道李秉真昨夜不会回帐篷,碰见的只会是清蕴,想借她的身份给自己掩饰。
结果清蕴和身边的人警惕至极,仅是看到一点血迹,就没有回帐。
清蕴微微抿一口茶水,掩去心底的惊涛骇浪。
以李审言的身份,大长公主恨他是理所当然。
可她想不到,这位殿下会冒如此大风险,宁愿引起建帝警惕,也要强行杀他。
“这并非第一次。
”看出她的想法,李秉真继续,“早在六年前,母亲就已做过类似的事。
” 六年前,?Q虏倭寇之乱还未停歇,民间起义仍有盛行。
李审言在府中度日艰难,被大长公主这座大山死死压住,他注定永无出头之日,便冒险混入平乱大军,想以军功傍身。
他继承了齐国公的军事天赋,从小兵到都尉不过短短一月,敢于冲锋、擅长谋略、无惧生死,且立下赫赫战功,无论谁都知道他回京就会受重赏。
这支平乱军并非齐国公、大长公主麾下任何一脉,可有他们相熟之人。
提前得知消息后,大长公主设陷杀李审言未果,便转而让人顶了他的军功。
朝堂上下皆被利益裹挟,何人会为他伸冤?自然不可能有。
这条路也被大长公主堵死,李审言沉淀数年,许是发现,不管再怎么脚踏实地,也比不过天子的一份赏识。
李秉真记得那时情形,因为他恰好处于重病之中,太医连连摇头,让国公府准备丧事。
母亲悲之欲狂,如何能容忍李审言立功封官? "今早看他仍跟在陛下身边,安然无恙。
" 李秉真说:“他受的是轻伤
如果建帝发现的真是他们,只能说,他在这件事上夸大了许多。
且找到李审言之后,趁他离开天子身边,大长公主的人就跟随离开了。
他们暗中下手,李审言猝不及防受伤,逃离的方向不是人群,而是最近的李秉真夫妇帐篷。
可能是无意为之,也可能是知道李秉真昨夜不会回帐篷,碰见的只会是清蕴,想借她的身份给自己掩饰。
结果清蕴和身边的人警惕至极,仅是看到一点血迹,就没有回帐。
清蕴微微抿一口茶水,掩去心底的惊涛骇浪。
以李审言的身份,大长公主恨他是理所当然。
可她想不到,这位殿下会冒如此大风险,宁愿引起建帝警惕,也要强行杀他。
“这并非第一次。
”看出她的想法,李秉真继续,“早在六年前,母亲就已做过类似的事。
” 六年前,?Q虏倭寇之乱还未停歇,民间起义仍有盛行。
李审言在府中度日艰难,被大长公主这座大山死死压住,他注定永无出头之日,便冒险混入平乱大军,想以军功傍身。
他继承了齐国公的军事天赋,从小兵到都尉不过短短一月,敢于冲锋、擅长谋略、无惧生死,且立下赫赫战功,无论谁都知道他回京就会受重赏。
这支平乱军并非齐国公、大长公主麾下任何一脉,可有他们相熟之人。
提前得知消息后,大长公主设陷杀李审言未果,便转而让人顶了他的军功。
朝堂上下皆被利益裹挟,何人会为他伸冤?自然不可能有。
这条路也被大长公主堵死,李审言沉淀数年,许是发现,不管再怎么脚踏实地,也比不过天子的一份赏识。
李秉真记得那时情形,因为他恰好处于重病之中,太医连连摇头,让国公府准备丧事。
母亲悲之欲狂,如何能容忍李审言立功封官? "今早看他仍跟在陛下身边,安然无恙。
" 李秉真说:“他受的是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