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关灯
人是提前安排的“内鬼”,马上把他喊起来。

     这位影迷一开口也是配合着主持人问导演葛安淮,“葛导您好。

    《飞驰救援》当初拍摄的时候我关注过,好像是10月秋天天冷了才开机。

    虽然从现在来看,电影的画面效果很好,但是我还是想问,为什么一部夏天的电影您要留到冬天拍呢?” 葛安淮说:“我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们最后的那场火是实景拍摄。

    虽说当时是在滇省无人区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烧的火,拍那段镜头的时候我们还特意测了空气湿度,但还是怕太干燥引发意外。

    所以把夏天的戏挪到冬天拍,是我们的一个考量。

    或许有些观众会觉得不太成熟,但当时已经是全组能够配合好的最优解了。

    ” 掌声后,主持人又邀请了几位真实观众,然后结束了这一个环节,开始请媒体和影评人提问。

     第一个起身的记者将目光放在了余寻光身上。

     “余老师的山城话特别正宗,是提前学好的吗?” 葛安淮帮余寻光抢答,“那当然咯,余老师可是出名的语言大师。

    ” 余寻光瞟了他一眼,内涵“警告”。

     葛安淮压下嘴角,歪头。

     他们两个主动刷宝,让一众媒体轻笑。

     余寻光也笑,然后回答:“是,我接触山城方言有些年了,不是突然就学好的。

    ” 记者又望着朱思荃说:“朱老师的带着粤省口音的妻子简直是神来之笔,看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拓展杜鹃和戴亮的爱情故事。

    ” 朱思荃没有居功,“这个细节是我当时和余老师一同商定的,余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 记者点头,继续温和发言:“我觉得《飞驰救援》剧组的氛围特别好,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因为曾经有过缘分和默契,就能把一部体现人文的电影拍得特别接地气。

    影片的前半个小时其实是没什么高潮的,但我也能看得入迷,我想,这就是导演的叙述功底,和演员能够让人「信以为真」的演技。

    ” 给了一通夸夸,这位记者坐下。

     接下来起身的记者也很友好。

    他问朱思荃道:“朱老师,请问这次和余老师再合作感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