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关灯
丛容点头,“我还在记事本里发现了很多他与父亲往来的书信,大概拼凑出了他们的过去。

     贺先生那年大概16岁,是学校校报的成员,在校间,他撰写了数篇有关于自卫队的文章,却被校方一一退回。

    因为在文章里,他对自卫队用了太多溢美之词,而当时大众认知里的自卫队,是不亚于恐怖组织的存在。

     当然,他写的这些文章也并非凭空想象,他曾去到瑞比斯,与父亲面对面交谈过几次。

    当时的舆论环境对父亲很不利,他迫切需要一个渠道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声音。

    所以尽管贺行简只有16岁,但父亲还是抓住了这个发声机会。

    ” “那照这么说,你该对他有印象才是,那时你也到了记事的年纪了。

    ”戚在野说。

     丛容摇头,“我只记得父亲死后,有几个当兵的来家里翻箱倒柜,拿走了他的一些东西。

    我想,这些东西里面应该就包括贺行简寄来的信,记得他们临走时还骂了句,贺家那小子真能惹事。

    ” “不奇怪,他们来往的这些信件要是被发现了,在当时,贺行简估计会被视为异类。

    大约是贺家的一些长辈怕出事儿,所以才急匆匆找人把这些信翻出来带走。

    ” 戚在野翻看了丛容偷偷复印出来的信,信的中心内容大多都围绕着自卫队。

    只有最后一封不一样,这封信的落款时间是在丛莱去世后一周,应该是一封未寄出的信,不过与其说它是信,倒不如说是贺行简写的一篇致悼词,全文充斥着对丛莱的赞美、敬佩和怀念。

     戚在野翻来覆去地看,却怎么也看不出这其中暗含的暧昧情愫,便只能安慰丛容道:“他那时年纪那么小,你所谓的爱情,说不定只是他对一个有勇谋的人的仰慕之情。

    ” 丛容抿着唇不同意他的观点,“你不懂,如果只是单纯的仰慕,就没必要包养我了。

    所以他对父亲,应该还是有种不一样的情愫在里面的。

    ”他自嘲一笑,“怪不得总嫌我行事懦弱、性格乖张,空有一副好皮囊,原来跟母亲一样,都把我当成了父亲的替代品。

    丛莱是大英雄,所以丛莱的儿子也必须是大英雄。

    可笑,谁规定的,我就要随心所欲地过自己的人生。

    ” 戚在野安慰了几句,丛容倏地咬紧了牙,“他可以把我当成任何人的替身,就不能是他的,我这样的人……我这样的人怎么配呢?” * “原来他都跟你说了。

    ”戚在羽揪着被子,看着哥哥一脸担心的表情,“表哥说的话总是半真半假,所以我才亲自去向贺先生求证。

    ” 戚在野宽慰她:“这世间圆满的爱情很少,爱而不得才是常事,所以他心里有个爱过的人,这并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