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关灯
刘氏缓过神来,他只当周世景是落魄官宦人家的子弟,却不知背后还有这样的事。

     文叔跪在地上泣诉当年的事,却只字不提自己是周世景继父,也不谈自己还曾有过一个女儿,给自己设了个暗中关怀儿子的慈父形象。

     “如此这般......我并非有意欺瞒您,却是逼不得已,我脸虽毁了,但熟悉我的人一眼还是能认出来,可世景就不一样了,他还小,出事时才十岁出头,又养在深闺,他长大了没有人能认出他来......我一家只剩我们父子,他也是我活着的唯一意义,现在有了两个外孙,总算有了指望,您若让我离开,天下之大,我该去哪里呢......” 说完又是一阵心酸,涕泪横流。

     刘氏亦是人父,果然心软,文叔声音都哑了,仍不忘辩道:“至于冬冬那孩子,我确是不曾害过的。

    事已至此,我也没有什么撇不下的了那日我确实把冬冬骂哭,是因为发现冬冬惑主。

    ” 刘氏不解:“惑主?这又从何说起啊?” 文叔道:“冬冬将大人用过的旧手帕藏在身上,被我偶然发现,我就劝他不要动歪心思,说了些早些嫁人等语。

    他觉得委屈,便哭了。

    后来冬冬留了那信,说要回乡嫁人,我也以为是真的,哪曾想过他遇了害。

    ” 刘氏闻言,心结渐渐解开,又想起乞丐说并未看清烧衣人的脸,一时为自己的武断羞愧难当。

    他便立刻将文叔扶起,以“亲家”称之,“既是亲家,哪有赶出门去的道理?” 文叔倒:“你我人前还是主仆,我终究是戴罪之身,莫要连累世景和杨大人的仕途才好。

    ” 刘氏叹道:“唉,这事你何不早说?难道是信不过我吗?” 文叔摇头:“当年火中逃生后,我与世景走散,他以为我死了。

    却不知我一直住在镇上的文王庙里。

    我本想就这么远远守着他。

    直到世景突然离开徽州,我找不到他,便只好去杨家设法打听他的去向。

    才编了个理由骗了大人,这确是我的不是,太爷怀疑我也是情理之中......你也不要怪世景,我以死相逼,他才答应不再认我。

    ” 刘氏且哭且笑:“老文,你糊涂,你这般自己倒心安了,世景呢?他惯是打碎牙往肚里咽的性子,做事从不贻人话柄,他是个孝顺的,你不许他认你,是想叫他难受一辈子吗?” 文叔闻言抓起刘氏的手:“太爷,我有一事相求。

    ” 刘氏却打断他:“事到如今,你还唤我作‘太爷’,岂不是折煞我?” 文叔望着刘氏道:“大人将来前途无量,她不能有罪臣泰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