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有些人家是一定不能入,有些人家是有子妾,而且儿子很出息的妾可以入,但不管哪一种,都要当家的人同意。

     寿宴 --> 这话不过闲闲一句,婉潞放下手里的针线,眉头微微皱着:“二叔要谋外放,怎么一点风声也没听到?”秦氏手里拿着个蜜桔在剥,剥好后几瓣分开给她们,虽塞了桔子进去,嘴还是不闲着:“论理这样的话我们不该说,这谋外放不是要钱吗?二叔手上的积蓄不够,又不好为自己的事从公中拿钱,去找我爹借了三千两。

    ” 说完秦氏叹了一声,苏静初把桔子上的白络仔细地剔去,听了秦氏的叹气,也只是摇头。

    赵家的规矩,每个爷没成婚前都有十两的月例,成婚后增到三十两,每多一个孩子,就再增五两。

    一月三十两要换在普通人家,足够丰衣足食过一年了。

    况且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公中的,按说这些银子也该够花。

     可这家大业大人自然也不少,赏赐下人,公婆叔婶的寿辰,妯娌之间的来往应酬,一个月这样的事总有一两桩,总不能每次都送自己做的针线吧?况且就算是针线,也要好的布料和丝线,一个月三十来两只不过刚够应酬罢了。

     嫁妆丰厚的,只有从自己的嫁妆里面掏出银子来补,朱老爷就专门预备给了婉潞五百两银子让她赏人应酬用的,嫁妆里的两百亩田土,也是婉潞自己取租子自己补的。

    嫁妆不丰厚的,如苏静初的爹只是个翰林,她的嫁妆里面多的是书,少的是银子,只能在每年发的做衣服的布料和打首饰的银子里动脑筋,从这里扣下一部分贴补日常生活。

    横竖穿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衫,倒显得她勤俭持家,没几个会说式样不时兴了。

     叶氏嫁进赵家二十多年,就算每个月那三十两全都不动,到现在手里能有万把银子已经算是多的,这谋外放需要的银子不在少数,二老爷不愿意动公中的钱,只怕打的是别的主意。

     他入仕时候在工部充了个小史,一步步从小史考转,熬了这么二十来年也才升到个工部郎中。

    这五品的郎中在京城芝麻一般,到了地方上可补知州,那可是握了印把子。

    二老爷怎么说也是定安侯的弟弟,地方上的上司也会高看一眼,这升官也比在京城要快一些,过不了十年八年,能做到主政一方也不是什么难事。

     升到二品那就可以给生母请封了,二老爷既出了私心要谋外放,再从公中掏银子到时要给生母请封只怕月太君又有话说,索性全掏了自己腰包里的钱去谋外放,到时要给生母请封也说的嘴响。

     婉潞想了清楚,看一眼秦氏,只怕秦氏也是这样想的,心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也跟着叹了一声。

    秦氏已把面前的一盘蜜桔都吃完了,把空盘子笑着递给婉潞:“六婶婶的这蜜桔是从哪里来的?我吃着怎么比平日里的要甜一些。

    ” 婉潞吩咐春燕再上一盘,笑着说:“这是昨儿我表妹来探我,带来两筐新鲜的,说是自家园里摘的,给老太君和婆婆婶婶她们各送去一份,这一筐本想自己留着吃独食的,三嫂要喜欢,等会让她们给你装一些回去。

    ”秦氏忙摇着双手:“这不成,从孕妇嘴里抢吃的,那我不成了贪吃鬼了?” 三人说笑一会,秦氏见苏静初已在纸上写着寿字,眉微微一挑:“二嫂和六婶婶既这么有孝心,我也不能白吃了六婶婶的蜜桔,我家里还有一段紫檀木,就让他们做个紫檀木的架子把这百寿图镶起来,和个小屏风样的,二嫂以为如何。

    ” 苏静初放下笔点头:“这主意好,做小了可以当桌屏,做大了就当炕屏,摆起来也方便许多。

    ”婉潞也笑了:“再配上这紫檀木架,那就不叫双绝图,该叫三绝图了。

    ”秦氏见自己的提议被同意,脸上的笑更好一些:“这倒不用,给老侯爷的寿礼我早预备下了,昨儿归宁娘家也就是去取寿礼,不然怎么会知道二叔要谋外放?” 秦氏的声音越来越小,随即就笑了:“不过说闲话罢了,这话也不会传到老太君耳里。

    ”婉潞了然一笑,传不传到月太君耳朵里,秦氏可都讨了好去。

     赵致贻谋外放的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日去给月太君问安的时候,月太君也没有发作过叶氏,不晓得她是真的被瞒住还是另有隐情婉潞就不清楚了。

     百寿图已经绣了出来,配了紫檀木的架子,摆在屋里果然好看,婉潞和苏静初看着这一扇屏风,苏静初微微叹道:“三婶婶虽有些嘴不饶人,却是个热心肠,比起大嫂的中规中矩,也由不得人不亲近。

    ”苏静初难得赞别人。

     婉潞的眼一直在那百寿图上,一笔一划地想着自己怎么才能绣的更好,听了这话停下手指,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