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琐事多茂林过生

关灯
过了没几天,黄茂林吃早饭的时候忽然告诉梅香,黄炎礼一家子要搬过来了。

     梅香吃惊的看向黄茂林,“前儿我回二伯家,莲香还跟我说今年不搬了,怎地忽然又要搬了?” 黄茂林摇头,“我也不晓得,早上阿爹跟我说的。

    咱们家和六叔家关系好,六叔搬家,咱们定是要去帮忙。

    ” 梅香立刻高兴的点头,“去,一定要去!这下可好了,莲香搬过来了,我总算多个说话的人了!” 黄茂林从盘子里夹了半块咸鸭蛋,把里面的蛋黄挑出来放进梅香碗里,“难道跟我说话不好?还非要跑去找娘家妹妹说!” 梅香笑着嗔怪他,“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到打趣我!” 黄茂林哈哈笑了,“我跟你说笑的,等六叔家搬过来了,你只管去!不过有一样,六叔家里还没分家呢,莲香头上还有婆母,自然不如你这样自在!” 梅香往嘴里喂了一勺稀饭,“那可不,可着咱们镇子上,有几个人日子比我好过的!还是茂林哥你有本事,如今我不用下田下地,最多跟着舅妈和二姨做一些喜馍,再帮阿娘打理一下油坊,旁的事情再不用我操心!” 黄茂林笑了,“胡说,家里整日这么多琐碎的事情,不都是你在操持。

    一鞋袜,柴米油盐,哪样不费心!是你勤快惯了,干活又麻利,才觉得自己时常闲着。

    ” 小柱在一边只管吃饭,天越来越热了,早上梅香煮了稀饭之后全部盛进盆子里,然后放在冷水里浸一浸,免得烫嘴。

     稀饭不冷不热,小柱稀里哗啦吃了两碗。

    慧哥儿早就等不及了,拉着他就要出去。

     梅香忙把汗巾子塞进小柱手里,“多给他擦擦汗,等会就带他回来,外头热着呢!” 六月初的天,早晚还行,中午热的难受。

    梅香只让小柱早上带慧哥儿出去跑一跑,等太阳一大了就赶紧回来。

     慧哥儿一周四个月了,已经能跑的很稳当。

    但偶尔还是会摔跤,摔疼了会哭一哭,起来之后必定要让人抱一下,哭过了之后又去跑。

     因慧哥儿头大,小娃儿个子小小的,有时候就喜欢抬头看大人,头抬得太快,经常会往后面栽跟头。

     小娃儿的后脑勺可不能摔着,每次慧哥儿一抬头,梅香立刻用手托着他的后背,防止他摔倒! 小柱是个有心的孩子,平时会认真观察梅香如何带孩子。

    他本来带孩子的经验就足,再有样学样,每日把辉哥带得妥妥帖帖。

    就算偶尔摔一摔,也是摔个大马趴,从来没有磕着后脑勺。

     除了带孩子,小猪学磨豆腐也很用心,对师傅师娘很是敬重,去二房和韩家的时候,规规矩矩,从不淘气。

     没想着这孩子小小年纪离了父母,又这样小心谨慎,心里不免有些疼惜他。

     刚入夏的时候,梅香裁了新布,给小柱做了两身新的夏衣。

    小柱很是高兴,干活越发认真卖力。

     这几家亲戚里,只有明盛的年纪和小柱相仿佛。

    且明盛并不是那种看人下菜的人,也能和小柱玩到一起。

    小柱就时常带着慧哥儿去找明盛,明盛偶尔会教他几个字,或念一些简单的门对子。

     小柱没有读过书,越发珍惜和明盛之间的关系,两个人倒是越来越好了。

     黄炎礼搬家那一天,黄炎夏早上来磨过豆腐就走了。

    吃了早饭以后,黄茂林让梅香和小柱看着豆腐摊,他自己一大早和黄炎夏一起去帮忙。

     黄茂源今儿推了外面所有的活儿,专心给黄炎礼家里拉东西。

     黄炎礼家里东西多,除了家具、粮食、身后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许多山货。

    父子三个帮着跑了两三趟,才终于忙活完了。

     搬家忙忙乱乱的,把东西都送到镇上之后,黄炎夏父子三个就要回家去。

     黄炎礼忙拉住了他们,一定要带着他们去王家饭馆吃顿便饭,“二哥,你们来忙了一上午,茂源连生意都推了,这会子都过了晌午饭时间,我岂能让你们空着肚皮回家!走,咱们去王家,随意炒两个菜,总得先把肚子填饱了!” 盛情难却,黄炎夏就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去了。

     等黄茂林回来的时候,梅香正在倒座房里看着慧哥儿睡觉,小柱已经被她打发去睡午觉了。

     天气太热,梅香把屋里的榻搬了过来,上面铺了层薄薄的褥子,褥子上面又铺了一张小草席。

     慧哥儿正摊开四肢躺在上面睡觉,梅香坐在旁边轻轻的给他摇扇子。

     梅香现在晚上能睡得好,有时候中午就不睡觉,给慧哥儿打扇子,还能看着豆腐摊。

     虽说下午来的人少,但总能有几个。

     黄茂林一进大门,反手把门插上了。

    进了倒座房之后,小声和梅香说了今天六房搬家的事情。

     梅香问他吃饭了没有,又问他热不热,六房什么时候办乔迁宴。

     黄茂林笑着一一回答她的问题,梅香又打发他去洗漱了一番。

     第二天,梅香就抱着慧哥儿去找莲香。

    和平氏打过招呼后,姐妹两个就到屋里说话去了。

     梅香悄悄问莲香,“不是说明年搬家,怎的忽然又提前了?得亏你们家房子早就盖好了,要不然这会在现盖,可不忙乱。

    ” 莲香小声告诉他,“我也不晓得原因,好像是公婆吵架了,立刻就决定要搬家。

    管他呢,如今可好了,我可以天天去找三姐,咱们还可以一起去找三婶。

    以后我阿娘天天来送菜的时候,我还能去跟阿娘说说话。

    ” 姐妹两个说了一阵子悄悄话之后,梅香又抱着孩子时别回家去了。

     黄炎礼很快办了乔迁宴,天一天比一天热,再等下去可不好办了! 因天气太热,黄炎礼的乔迁宴办起来颇是费劲。

    菜少了不够吃,也不体面。

    若是太多,坏了更可惜! 好在如今农闲,黄炎礼认真算计宾客数量,跟掌勺的大师傅仔细商量,确定了菜色和分量,最后再给族人们分一分剩菜,倒是没有抛费多少。

     自此,莲香经常过来找梅香说话。

    她叫梅香操持喜馍铺子,有些眼热,自己也想找些事情来做,但一时半会的也没有什么合适的活儿,只能慢慢寻摸着。

     都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话可来不得半点假! 一入伏之后,太阳每日烤人的很。

    豆腐也不能放,只能每日多做一些现货。

     办喜事的人也少,喜馍铺子的收成比前一阵子差了一些。

     好在春季田地里的收成都已经收上来了,家里一共三十八亩地,收上来六千多斤粮食,黄茂林留了一半卖了一半。

    如今家里钱粮充足,生意淡一些也无妨。

     刚进中伏,一天中午,黄茂林突然告诉梅香,他在外面找到了一小块菜地。

     梅香大喜,“果真?这菜地可不好寻呢,我阿娘学了这么久都没有合适的!茂林哥,你快说你的菜地在什么地方,有多大?” 黄茂林让她先坐下,“阿娘是个斯文人,平时又不大出门,想寻菜地自然是不容易的。

    我不一样,我整日与街坊邻里打交道,多问一问自然是不难。

    这块地也不是很大,也就有咱们家三间倒座房这么大,是我让别人匀给我的。

    本是一块旱地,因镇上附近菜地难得,倒是卖上良田的价格了!” 梅香高兴的抚掌,“三间倒座房也不小了,每样种一些,够咱们一家四口吃喝。

    贵一些就贵一些吧,总比长年累月买菜吃要划算!下午就带我去看看,这都中伏了,该种的菜要赶紧种起来!” 黄茂林最喜欢看梅香喜形于色的模样,他刚认识梅香的时候,梅香肩上的担子重,承受了许多与她年龄不相符的苦难。

    从那个时候起,黄茂林总想走在梅香前头,帮她解决一切难题,为她撑起一片天,让她每天高高兴兴的,不用再皱眉头。

     黄茂林一时没忍住,当着小柱的面摸了摸梅香的头发,“好,吃夜饭前我带你去看看,这会子外头正热着呢!” 梅香有些不好意思,“看我,跟个小孩子似的!” 六月伏天最难熬,慧哥儿比去年好一些。

    他身上的小奶膘没有去年那么多,小胳膊小腿虽然也分了好几节,但不用再扒开洗。

    脖子也长开了,再不是头和身子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