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盖货仓小试深浅

关灯
黄炎夏沉默了半晌,他知道大儿子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不管是当年私自和儿媳妇进山,还是琢磨香豆腐,包括后来到县里找代卖的豆腐坊,哪样事情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若是一味听从家里安排,估计仍旧是每天挑着担子下乡卖豆腐,一个月挣个三五两银子,一家人混个温饱。

     黄炎夏内心叹了口气,罢了,随他去吧,就算不成,再回来就是了,反正家里的豆腐坊是一直在的。

     黄炎夏直接问黄茂林,“你预备什么时候开始干?” 黄茂林小声回答他,“我得先去找那一家把那块地买下来,那地方不错。

    边上就是大马路,离驿站不远,到我家里就算走路也就是吃顿饭的功夫。

    ” 黄炎夏嘱咐他,“你买地的时候,先别说你要盖房子,防止那一家拿乔或是抬价。

    ” 黄茂林点头,“阿爹说的我都记下了,儿子心里没底,慧哥儿他阿娘说让我只管去干,阿爹比儿子见多识广,有阿爹的支持,儿子干起来胆子也更大一些!” 黄炎夏笑了,“你还年轻,多想想路子总是没坏处的。

    等你以后有了三五个儿子,若是没点家业,分家的时候你会觉得对不起孩子们。

    ” 黄茂林也笑了,“儿子倒没想那么远,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 黄炎夏言归正传,“你家里事情多,若是信得过我,把盖房子的事情交给我也行。

    你想盖什么样的,提前画好样子,我给你找大师傅。

    论做买卖我不一定比得过你,说起盖房子,我可比你有经验多了!” 黄茂林忙奉承他,“阿爹不说我也想求您呢,儿子从来没盖过房子,可不就得您老出山。

    您放心,我把银子备的足足的,给您开大师傅的工钱!” 黄炎夏哈哈笑了,“那敢情好,冲着大师傅的工钱,我也得好生干活!不过我可说好了,若是去给你盖房子,豆腐坊里我就顾不上了!再者,你是准备年前盖还是年后盖?年前就剩两个月了,可得抓紧!” 黄茂林皱起了眉头,“我先去把地买了再说!” 与黄炎夏说定了之后,过了两三天,黄茂林悄悄的就把地买下来了。

     那块地有三亩大小,黄茂林准备盖个大院子,里面先盖个七八间屋子,若是能成,以后再接着盖也行。

     这块地到没花多少钱,反正是块荒地,黄茂林谎称说自己想种些果树,愿意以下等田的价格买这三亩地。

     那一家人一听说有这样好的事情,满口答应。

    这地本来就是他们开荒开出来的,一年也就能收几个豆子。

    下等田一亩地也有二两银子,三亩田一共能卖六两银子,这得种多少年的豆子才能挣得回来! 签好了契约书之后,这块地就归黄茂林了。

     地买好了,黄茂林立刻从家里拿了银子,委托黄炎夏帮着盖房子。

     这房子是用来存货的,不用什么花样,一要结实,二要防水。

     先黄茂林准备只盖一亩地的,用砖头把一亩地建一个院墙,里面盖几间屋子。

     屋子顶上要双层瓦,地基打牢固,上面多铺几层,防止返潮。

    屋里窗户开高一些,不能太大。

    房子一共两排,一排四间。

     黄炎夏听了儿子的要求后,立刻就行动起来。

    这屋子好盖,只要料子准备足就行。

     黄炎夏一边找人盖院墙,一边找人到山里砍结实的木料做房梁和屋檩。

     院墙好盖,黄炎夏雇了黄茂源和另外一个拉车的,从韩家砖窑里拉了足够的砖瓦回来。

    又请了两个普通瓦匠,找了三个小工,几天功夫就把院墙盖起来了。

     盖院墙可以找普通瓦匠,盖屋子就得找手艺好的掌线大师傅了。

     整个盖房期间,黄炎夏一直住在荒地上。

     外人见他忽然盖这东西,不免好奇,都来打听。

    黄炎夏只说给儿子盖的,留着以后放东西。

     又有人来问黄茂林,黄茂林含糊着并不明说,只有对张发财等关系亲近的人他才会透露一些。

     张发财一向信服这个兄弟的眼光,听他这样一说,也不再多问。

     如叶氏,听说女婿这个想法之后,也是先沉默了一会儿,继而又开始给女儿女婿打气,“还是茂林有眼光,几年前,谁能想到平安镇能有今天的。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以后平安镇会是什么样子。

    说不得就像茂林说的那样,天南地北的人都拉了货物到这边来卖。

    东西多了,总得有个地方寄放。

    先盖几间屋试试,成的话最好,就算不成,屋子也能留作他用!” 梅香笑着回答叶氏,“可不就是,自来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茂林哥想干,我们家既然能干,何不试一试!” 叶氏点头,“不要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们一不偷二不抢,正正紧紧做买卖,谁都不用怕。

    当年咱们娘俩到镇上摆摊子,难道就没有人耻笑我们?如今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又在做什么?别怕,只管去干!” 梅香笑了,“外头人都觉得阿娘软,可我觉得,阿娘看着软,却比一般的男人都要刚强!” 玉茗在一边插嘴,“姐姐说的对,阿娘这种刚强才是真正的刚强,我且得好生学一学呢!” 梅香哈哈笑了,“可不就是,像我这样动不动跟人打架的,就是脾气臭!” 叶氏笑着嗔怪女儿和儿媳妇,“你们两个倒是联起手打趣起我来了!” 玉茗给婆婆和大姑姐各自倒了一杯茶,“咱们娘们在一起,除了说说笑笑,还能干甚呢。

    我们不是打趣阿娘,是诚心想跟您学的! 黄炎夏那头紧锣密鼓的盖着房子,梅香家里的两个作坊也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少了黄炎夏,梅香偶尔要去豆腐坊里帮忙,叶氏时常把兰香和麦芽打发过来给梅香帮忙。

     黄炎夏不在家里,杨氏带着女儿和儿媳妇老实过日子,经常把淑娴打发到梅香家里来打下手,三不五时也会往这边送些东西。

     梅香每次接了杨氏的东西,自然也会有回礼。

    黄炎夏帮家里盖房子,梅香给黄炎夏和杨氏各做了一身新棉袄。

     既然把盖房子的事情交给了黄炎夏,黄茂林就不再过问太多。

    干一件事情有一个主事人就够了,若爷俩都在那里发号指令,岂不乱了套。

     黄茂林中途去看了两趟,对老父亲盖的房子十分满意。

     黄炎夏没有吹牛,他带人盖的房子,果真样样符合儿子的要求。

     七八间屋子盖起来快,一个月的功夫就落成了。

     黄茂林给所有工人结了工钱,又按照大师傅的标准给了黄炎夏足足的工钱。

     房子盖好的那一日,在黄炎夏的主持下,黄茂林祭拜了土地神,又放了一些鞭炮,贴了门对子。

    这屋子不是用来住人的,倒不用请人吃酒席。

     房子盖好了之后的第二日,梅香在家里做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二房全家人过来吃饭。

     因上午家里都有买卖,梅香把酒席定在了晚上。

    半下午的时候,杨氏带着淑娴过来了。

     梅香忙出去迎接,“阿娘和妹妹来得这样早,我都还没准备好呢!” 杨氏笑着回答梅香,“你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做饭,长八只手也忙不过来!我们在家闲着无事,索性过来给你搭把手!” 梅香先请她们进了堂屋,“还是阿娘想的周到,茂林哥不大会做饭,小柱也就只是会烧火。

    近来阿爹帮着盖房子,茂林哥一心扑到豆腐坊去了,慧哥儿又捣蛋,小柱时时得看着他,家里这些琐碎的事情都落到我一个人头上了。

    ” 娘儿三个说了一阵子闲话,一起到厨房忙碌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黄炎夏和黄茂源夫妇也来了。

     红莲手里抱着七个月大的榜哥儿,才一进门,慧哥儿就冲了过去,嘴里啊啊叫个不停。

     黄茂源一把抱起慧哥儿,“慧哥儿乖,是不是想跟弟弟玩呀!” 慧哥儿指着榜哥儿,小嘴里乌拉乌拉说个不停,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估摸着是见到弟弟高兴了。

     一行人到了堂屋,红莲坐下后,慧哥儿就过来了,先拉拉榜哥儿的小手,又摸了摸榜哥儿的头。

     榜哥儿有些害羞,连忙往红莲怀里躲了躲。

     众人都笑了。

     黄茂林说慧哥儿,“到阿爹这边来,别吓着弟弟了!” 黄炎夏看着两个孙子心里非常高兴,“不妨事,他们兄弟在一起多玩一玩就好了。

    榜哥儿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