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生意火淑娴出嫁

关灯
过了几日,早晚的天凉快了起来,如意坊那边正式动工。

     开工当日,黄茂林去工地上放了一挂鞭炮,又祭拜天地诸神,祈求保佑平安。

     叶家两个儿媳妇一大早就来了,王氏胆大一些,带着叶思远的屋里人柳氏一起给工地上的人做饭。

     昨儿梅香就打发小柱送来了许多柴米油盐和肉菜,梅香提前与叶家人商议好,因杜氏和李氏仍旧往镇上送菜,工地上需要的素菜也从她们那里订,每日多少量记好数,三天一结账。

     其他米面油、柴火和荤菜,梅香会另行采购,并让小柱送过来。

     叶厚则原说素菜不必从叶家定,菜多菜少也无人知道,全凭自己家报给梅香,时间久了怕有人说闲话,以为叶家从中捞油水。

     梅香信得过舅舅们,仍旧坚持,“表嫂们每天早上过来时,直接把菜挑过来,不比我再去买了送过来方便?舅舅不用想那么多,咱们亲戚之间的事情,外人插不上嘴。

    ” 外甥女信任自己,叶厚则越发要做得好,叮嘱儿媳妇和侄儿媳妇,每日往工地上挑了多少菜,一样一样都要算清楚,一片叶子都不能有差错。

     叶厚则心里明白,情分归情分,这个时候,一定要把腰板挺直了做事。

    外甥女给的工钱足,自己也要做出个样子来。

     叶厚则只管工地上盖房子的事情,一应银钱出入都交给黄炎夏,他自己不沾一文钱。

     连黄炎夏也止不住在儿子面前夸赞亲家舅舅,人品可贵,是个可靠人。

     东西准备好了之后,盖起来就快了。

     如意坊那边忙得热火朝天,黄家这边,杨氏已经把淑娴的嫁妆都备妥了,就等着女儿上花轿了。

     杨氏闲来无事,也会到如意坊那边看看。

    经过闫氏一场闹,再见到叶家妯娌在工地上做饭,杨氏已经不眼热了。

     自己连孙子都有了,以后还是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吧。

     黄炎夏盖过一次货仓,有经验。

    他让杨氏帮着看货仓里的货,自己每日到工地上和师傅小工们一起盖新房。

     黄炎夏因为要忙着盖货仓,女儿出嫁的一应事宜都是杨氏和黄茂源在操办。

    为表歉意,黄炎夏把自己之前的工钱全部交给了杨氏,让她好生给女儿置办嫁妆。

     杨氏就这一个女儿,且女婿又是个读书人,不用黄炎夏提点,她自然事事上心。

     有了黄炎夏另外给的银子,杨氏给淑娴的嫁妆又添了一些。

     梅香那边近来比较忙碌,出了伏之后,喜馍铺子又开始忙活起来,因黄茂林时常去县里,她偶尔还要去豆腐坊帮忙。

    除了这些,每日要另外采买东西打发小柱送到工地上。

     好在慧哥儿现在大了,张妈妈每日除了做家务,就是带着慧哥儿玩。

    有时候把慧哥儿放在二房或者韩家,他能玩到连家都不想回。

     除了忙活家里的事情,梅香又要操心给淑娴添妆的事情。

     淑娴是个好姑娘,从来没与嫂子们发生一句口角。

    以前没分家时,老实干活,帮忙带孩子,不挑嘴不抱怨,这样的小姑子,还是后娘生的,极难得了! 梅香给淑娴买了一根银簪子和一只银戒指,又买了一匹上好的料子,用今年新得的棉花给她打了两床棉被,被里被面全是新的。

    除了这些,又另外加了二两添箱银。

     这一份添妆,已经算不错的了。

     红莲有样学样,东西都备的一样,银子上又加了一两。

    黄茂源和淑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比黄茂林家的厚一些也是常理。

     杨氏让女儿接过了哥哥嫂子们给的添妆,淑娴愈发用心的每日帮忙带着侄儿们,还亲手给侄儿们一人做了两身衣裳。

     一眨眼,如意坊那边的新房子落成了。

     如上一次一样,黄茂林作为房主,在黄炎夏和叶厚则的主持下,弄了个简单的落成礼。

     新房落成当日,梅香多备了几样荤菜,叶家妯娌把工地上饭菜做的油水足足的,所有师傅和小工们吃的满嘴流油,直夸韩掌柜仗义。

     吃了一顿丰厚的饭菜,黄炎夏按照账本上记的出工量,给所有人结了工钱。

    黄茂林只在一边坐着,一句话不插。

     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信任,旁人也说不上嘴。

    等所有师傅小工都走了之后,只剩下黄家人和叶家人。

     黄茂林对叶家男丁拱手,“这些日子辛苦二位舅舅和表兄们了,今儿不要走了,我请舅舅和表兄们去我家吃顿便饭!” 叶厚则摆摆手,“我们不过是拿工钱干活,你阿爹才是最辛劳的,拿着一份钱干着两样活。

    ” 黄炎夏忙客气道,“亲家舅舅客气了,我和你们都是一样的,看中了这份厚厚的工钱!”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叶家人停留了一会之后,坚持走了。

     没有外人在场,黄茂林又塞给黄炎夏二两银子,“工钱是工钱,这是儿子的孝心,还请阿爹不要拒绝。

    ” 黄炎夏接过银子,笑眯眯的,“你放心,老子才不会客气呢。

    ” 说笑完了,他又与黄茂林商议,“盖了这么大一片房子,以后要是都租出去了,我一个人也看不过来呀。

    ” 黄茂林收敛了笑容,“阿爹说的我也想到了,阿爹看可有合适的人选?” 黄炎夏沉默了一会子,“不如还是把叶家人叫来吧,做生不如做熟,我看叶家人是靠得住的。

    ” 黄茂林用手指敲了敲桌面,“阿爹,请叶家舅舅们,儿子给的工钱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

    ” 黄炎夏点头,“我晓得,你给我的工钱超过了市价许多。

    叶家人的工钱你自己斟酌着定,不能太多,你这里还没挣着银子呢,也不能少了,以免伤了亲戚情分。

    ” 黄茂林点了点头,“先辛苦阿爹再照看几天,过几日等有新的租客了,我就去与叶家舅舅谈,到时候也能有个人给阿爹换手。

    ” 爷俩又说了一阵子话,黄茂林先回家去了。

     货仓盖好之后,仍旧是黄炎夏先看着。

     淑娴出嫁之前,新盖出的货仓又租出去了几间。

    黄炎夏要主持女儿出嫁,一个人照看不过来。

     黄茂林亲自去叶家,请了叶厚则来帮忙,一个月八百文钱,包吃住。

     叶厚则答应了黄茂林,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等到了冬天,一家人要进山烧木炭,到时候他可能会让叶思贤去如意坊替换自己。

     黄茂林点头同意了,叶厚则第二天就去了如意坊。

     如意坊的角落里盖了三间小屋子给黄炎夏和叶厚则住,一人住一间,剩下一间做厨房。

     原来黄炎夏一个人住,如今叶厚则来了,黄炎夏说和叶厚则一起做饭一起吃,叶厚则同意了。

     如今如意坊的规模比以前大多了,黄茂林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全权交给黄炎夏打理。

    他自己一有空,也会往驿站那边去,一来和驿丞搞好关系,二来也能给自己揽一揽客。

     黄茂源给外地客商拉货的时候,也会帮着推一推如意坊。

    碰到大主顾来存货取货时,黄茂林还会热情请人家吃饭,或是在租金上略微打些折扣,还给人家介绍这附近都有什么东西是紧俏货,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更好卖。

     若有客商想在本地采买货物,黄茂林会热情的给人介绍哪家货物好哪家掌柜的好相处。

     外地的客商们都喜欢他这活络性子,有个本地人做向导,行事总是方便一些。

     渐渐的,如意坊的生意又盖过了福满堂。

     再说韩家那边,七月底的时候,明朗与叶氏商议秋闱的事情。

     此前,明朗也问过玉茗的意见。

     秦先生考过举人,玉茗知道的多一些,她看着十七岁的明朗,如实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十七岁的举人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

    官人若是想去,试一试也使得,说不得就中了呢,就算中不了,也能多得一些经验。

    我听我阿爹说,这秋闱不光考文章,还要考应变能力。

    ” 明朗轻轻摸了摸玉茗的肚子,“你才有了身子,我若走了,怕明盛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家里。

    ” 玉茗小声笑了,“官人只管去,有我和阿娘在呢,姐姐姐夫也在边上,不用怕。

    ” 叶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