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牵红线青莲进学

关灯
常老爷坐下了,“你若没有,我们就替你定下了。

    这倒好,你们兄弟两个先生,前头的先生替你大哥保媒,现在的先生替你说媳妇,我和你阿娘倒是省心了。

    ” 既一家人都不反对,常太太转天又来拜访叶氏,求叶氏在中间保媒。

     有韩家在中间牵线,常家和胡家很快定下了亲事。

     一眨眼,泰和要满一周岁了。

     搬到县城这几个月,黄茂林四处走动,也认识了不少人,梅香也和附近的街坊们混熟了。

     此次泰和满周岁,正好是个契机。

    夫妻二人广发请帖,邀请众人来参加儿子的周岁礼。

     自来人情走动,总有一方得主动开破冰之旅,后面才能越走越热闹。

     新宅子够大,置办酒席足够了。

    黄茂林去相熟的酒楼里请了个大师傅回来做酒席,席面上需要的东西,梅香提前都预备好了。

     一周岁的泰和已经能听懂了一些话,虽然还不会走,但却爬的飞快,屋子里再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不能去的。

     正日子当天,各路宾客纷纷来贺,按照时下县城里的正常走礼水平,送了贺礼,黄茂林让人一一记清楚。

     除了县城里的人,老家那边也来了一批人,杨氏带着黄茂源一家子也过来了。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热闹。

     等办完泰和的周岁礼,日子越发热了。

    每到中午,那外头的太阳都能把人烤化了。

    早晚虽说凉快一些,也是蒲扇不离手,就这还动不动一身汗。

     梅香自来苦夏,有些不思茶饭,泰和又没断奶,她的日子就有些难熬。

     黄茂林心疼梅香,不让她再出门,让王妈妈等人每日多做些消暑的东西吃,什么西瓜、绿豆汤每日都有。

     除了这,黄茂林还花大价钱从县里富商家里每日买些冰回来,虽然只有一盆,也能解一些暑气。

     梅香头一次见到夏日里的冰,忍不住惊奇,“这么热的天儿,这冰块儿如何能存得住?” 黄茂林告诉梅香,“他们家里有个冰库,挖在地下,冬天采了冰存起来,夏日把冰库的门封好,也化不了。

    除了自己家里用,每年夏天还能挣一笔呢。

    ” 梅香忍不住咋舌,“这得花多少钱呀!” 黄茂林笑了,“也就是在咱们县城,有个小冰库还稀罕的很,我听说在省城和京城,富贵人家都有这东西。

    夏天的时候,屋子里摆一盆,那风吹进来都是凉的。

    我还听说那些皇亲国戚,夏天弄个凉亭,四面都是敞开的,都放了冰盆,那凉气隔着纱布吹进凉亭里,六月伏天还要盖被子!” 梅香继续惊叹,“这得花多少钱,需要多少人啊!” 黄茂林给梅香擦了擦额角的汗,“明儿我再去买一盆,一天一盆还是供应的起的。

    ” 梅香摇头,“这东西虽说舒坦,但湿气重,容易受凉。

    若是自小就这样过来的也就罢了,咱们这冷不丁突然夏天用这东西,怕孩子们受不住。

    ” 黄茂林叹了口气,“还是我无用,让你们跟着我受委屈了。

    ” 梅香连忙拉住黄茂林的手,“胡说,如今这日子再也没有半点不好。

    能用上冰的,这整个县城能有几家呢,我阿娘也不用的。

    咱们好不容易攒了一些家业,不能光贪图享受。

    我在家里坐着,又不用做活。

    咱们老家里,还有许多媳妇们六月伏天下田地除草呢。

    ” 黄茂林摸了摸梅香的手,感觉出上面再也摸不到老茧了,心里也忍不住高兴,“我总算把你的手养回来了,不用冰也就罢了。

    我听说许多人家的太太奶奶们,洗脸的时候在盆里加一些羊乳或是牛乳,皮子越洗越白。

    明儿我也在家里养一头母羊,给你和青莲用。

    ” 梅香开玩笑,“我把羊奶用了,小羊不得挨饿?” 黄茂林笑着回她,“你们能用多少呢,饿不着小羊。

    ” 说了几句闲话之后,梅香又与黄茂林商议,“前儿我回娘家,阿娘跟我说,玉茗想给外甥女请个女先生,单独教她一些规矩,再学一学琴棋书画。

    我也不大懂这些,你说,咱们青莲要不要跟着去学?” 黄茂林一直很重视几个孩子进学的问题,“若是真要请,务必要打探清楚,先生品性如何,似那种死板的,定然不能要。

    ” 梅香点头,“你放心吧,玉茗一向妥当,这又关乎到清溪,自然不会马虎。

    ” 黄茂林一直抓着梅香的手没有放,“那你就去问问阿娘和弟妹,能不能带着咱们青莲一起学,一头羊也是放,两头羊也是放。

    ” 梅香嗔怪他,“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是羊呢。

    放心吧,这还是阿娘主动问我的。

    若是能跟着学一些,也省得整日在家里憨吃憨玩。

    ” 正说着话呢,青莲主动进来了。

     黄茂林把女儿拉到一边,“热不热?” 青莲点头,“好热,阿爹,这天儿什么时候能凉快下来?我连酱驴肉都不想吃了!” 黄茂林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上面都要被汗湿了,“不吃也行,吃多了肉长得胖。

    ” 青莲撅起嘴,“我哪里胖了?” 黄茂林哈哈笑了,“不胖不胖,我女儿好看得紧。

    ” 青莲拿着小团扇不停的扇,扇了几下之后又觉得累。

     黄茂林拿起小团扇给女儿扇风,“你舅妈想请个女先生,你要不要跟你表姐一起上学?” 青莲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也能去上学?” 梅香笑着看向女儿,“我先跟你说好,这是让你去上学,可不是去玩的。

    既然要上,就得正经学到些东西回来。

    不说让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好歹能知道个一二。

    ” 青莲点头如小鸡啄米,“阿爹阿娘放心,我肯定好生学。

    ” 梅香见女儿里外穿了三层,估计她热得很,赶紧打发她回房,“回去凉快凉快,让如月给你打盆水洗一洗,不用穿这么多。

    ” 等女儿走了之后,两口子继续坐在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王妈妈做了晌午饭端了上来,梅香伸头看了看,炒空心菜倒是可以,番茄鸡蛋汤也能喝两口,炒丝瓜下饭,缸豆炒肉丝也做的清淡,还有个凉拌茄子。

     这凉拌茄子是梅香到县城之后学的花样,把那大茄子煮熟了,用木杵捣碎,弄一只青辣椒切碎加到里面,再加些油盐一起拌着吃,比什么油闷红烧吃起来都爽口。

     王妈妈送来的是梅香一家三口的饭菜,梅香单独给女儿分了一些,让丫头送到青莲的房里去。

     女儿自己在屋里吃,不用穿的整整齐齐,热的慌。

     两口子单独坐在屋里吃饭,一岁的泰和也要吃,而且不满足于阿娘喂他,非要自己拿个勺子在碗里戳。

     梅香就着小半碗饭,吃了些空心菜和炒丝瓜,凉拌茄子吃了不少,又喝了一小碗汤,夹了几筷子缸豆,其余的都被黄茂林吃了。

     王妈妈做菜花样多,分量少。

    看着好几盘子菜,每一样只有一丁点儿,黄茂林每次等梅香放下碗筷后,风卷残云一般把剩下的都吃了。

     吃过饭之后,黄茂林打了个饱嗝。

     丫头们来把碗筷收走,梅香给黄茂林倒了杯温茶,“外头人要是知道黄掌柜吃饭是这幅模样,要笑话你了。

    ” 黄茂林往躺椅上一靠,“我本来就是个庄户人家的小子,吃饭粗鲁些也是常理。

    ” 梅香拍了拍黄茂林的肚子,“我怎么觉得你这些日子长胖了些?不是整天在外头跑,如何还能长胖了?” 黄茂林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真长胖了?我也没歇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