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牵红线青莲进学

关灯
,想来是吃多了,家里油水又好,可不就容易长胖。

    原来每天早上还早起磨豆腐,这些日子都是吃了早饭才过去。

    ” 梅香似笑非笑的看向黄茂林,“黄掌柜如今放假了,肚子也跟着起来了。

    ” 黄茂林立刻站起来,“哪里哪里,我还穷着呢,肚子也不能起来。

    明儿开始我就少吃一些,要是长成吴掌柜那样,那多难看。

    ” 梅香哈哈笑了,“吴掌柜四五十岁了,胖一些也无妨。

    你也二十多了,保养的再好,也不会像贵仁那样好看的。

    ” 黄茂林哼了一声,“细月今年多大了?赶紧让他们成亲!” 梅香斜睨了他一眼,“当初不是你说的,丫头们要长到十**岁才能成亲。

    细月才十四呢,早的很!” 两口子打趣了一番,泰和在一边啊啊伸手,要起来走路。

     梅香指派黄茂林,“你儿子想走路,你扶着他走。

    每日走半个时辰,我保证你不会变成吴掌柜。

    ” 黄茂林拎起儿子的两只小胳膊,把他放在地上。

    泰和两只小脚一沾地,立刻高兴的往前颠。

     这样来回走了几趟,黄茂林立刻感觉有些吃不消,“这带孩子可真累,不比磨豆腐轻松了。

    ” 梅香又替换过黄茂林,两口子带着泰和在屋里走了好久,一家三口都有些累,一起回到东屋里歇了个午觉。

     过了几日,叶氏让人来叫梅香过去,还让把青莲带着。

     母女两个收拾的体体面面的过去了。

     一进叶氏的院子,屋子里全是人。

    叶氏坐在主位,玉茗妯娌二人相陪,旁边还有个衣着朴素的青年妇人。

     因有外人在场,梅香先带着女儿给叶氏行礼问好,又让女儿给舅妈们行礼,玉茗妯娌二人起身给大姑姐见礼,清溪也来见过大姑妈。

     一顿厮见之后,叶氏让大伙都坐下,把清溪和青莲叫到自己身边,对那位青年妇人说道,“李先生,这是我孙女和外孙女,两个孩子只差了几个月,一向亲近的很,也听话,以后就多劳烦李先生了。

    ” 青年妇人微微点头致意,“太太放心,我会照看好二位姑娘的。

    ” 叶氏又对梅香解释,“头先我不是跟你说了,家里想请个女先生,这是玉茗从外头找来的,先生姓李,年纪和你差不多,知书达理,满腹才华,最难得的是不像外头那些先生那般死板,说话风趣的很。

    ” 梅香忙与李先生见礼,“小女调皮的很,以后让李先生费心了。

    ” 李先生也起身还礼,“姑奶奶放心,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只能带着二位姑娘认几个字,学两个调子。

    ” 说了一阵子话之后,李先生就要带着两个女学生去上课。

     梅香赶忙解释,“今儿不知道先生要上课,什么都没准备呢。

    ” 李先生笑了,“就是要什么都没准备才好呢,我能知道姑娘们的底细。

    太太奶奶和姑奶奶放心,今儿我们师徒头一回见面,一起说说闲话,不考较学问。

    ” 玉茗忙亲自带着李先生走了,家里已经预备好了读书的地方,里面什么都有,倒是不用梅香准备什么。

     等李先生走了,梅香悄悄问叶氏,“阿娘,这位李先生什么来路?” 叶氏低声跟女儿说道,“李先生家里原是不错的,娘家也是富贵人家,自幼丫头婆子一堆,学了一肚子的本事。

    后来因早年丧夫,家道中落,她又要抚养独子,才出来挣碗饭吃。

    她这回从府城过来,把儿子也带过来了。

    我见过那孩子,和慧哥儿年纪差不多,懂事的很。

    如今在明盛的学堂里读书,娘儿两个就住在咱们家里。

    ” 梅香忍不住感慨,“这么好的人,命运却不济。

    阿娘一年给她多少束修,我出一半。

    ” 叶氏笑了,“不要你出钱,我都给了。

    因她家小子在你弟弟学堂里读书,咱们家包他们吃穿住,李先生一个月额外只要一两银子,另外的年节礼,全凭咱们的意思。

    ” 梅香想了想,“那等过年过节的时候,我送李先生一些礼。

    一个年纪轻轻的妇道人家,出来挣口饭吃不容易,还要养活儿子。

    ” 婉柔也在一边插话,“可不就是,跟李先生比起来,我就是个吃白饭的。

    ” 叶氏连忙拦住她的话头,“胡说,你怎么能吃白饭呢,你如今可是立了大功了,好生养身子,等明年过了年,就能生个胖娃娃。

    ” 梅香立刻双眼发亮,“弟妹可是有喜了?” 婉柔有些不好意思,叶氏帮着解释,“可不就是,才上身的,我也没出去说,你知道就好。

    李先生有李先生的好,你们有你们的好,可不能妄自菲薄。

    ” 梅香扑哧笑了,“阿娘如今说话文绉绉的。

    ” 叶氏用手指头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我这不还是怕给你们丢脸,我一个乡下妇人,知道什么是文绉绉!” 说笑之后,梅香又问叶氏,“阿娘,虽说不用交束修了,我要给青莲预备些什么东西呢?” 这话把叶氏问住了,她也不太懂。

     婉柔帮着解围,“姐姐,笔墨纸砚咱们家都有。

    我听说李先生还要教她们姐妹弹琴吹箫,还要下棋。

    姐姐给外甥女预备一张琴,一根竖笛,再加一管箫,围棋也预备一副,不管用不用得上,咱们先预备着。

    ” 梅香一一记住,“我回去就准备。

    这回我又沾了娘家的光了。

    ” 叶氏连忙说女儿,“胡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都是你该得的。

    他们兄弟两个,哪一个你没有帮着带。

    ” 玉茗正好进门,也跟着解释,“姐姐不要想那么多,她们姐妹俩正好作伴,比一个人好多了。

    清溪当初还不愿意请女先生,听说表妹也过来,这才答应了。

    还跟我说歪理,这读书光有一个学生,先生的一双眼睛都盯着她,稍微有哪里做的不好,先生就要训斥,累也累死了。

    有两个人一起,甭管是挨打还是挨骂,好歹能分担一些。

    ” 这话说的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玉茗又对梅香说道,“姐姐以后每天早上让人把外甥女送过来,晌午就在这里吃饭,半下午就下学了,我再让人送她回去,不用姐姐来接。

    ” 梅香笑着点头,“那就有劳弟妹,我就真当个甩手掌柜了。

    ” 梅香坐到了快吃晌午饭时刻,等青莲从学堂里出来后,叮嘱她好生听先生的话,跟着姐姐学。

     青莲头一天上学,正在兴头上,忙不迭的点头,“阿娘放心,我会好生学的。

    ” 梅香给女儿理了理衣裳,“那我先回去了,以后你就在舅舅家里吃晌午饭。

    等回去了我要检查你的功课,若是学的不好,我可要罚你。

    ” 叶氏听见梅香说要走,一再挽留,“天儿这么热,回去作甚,吃了饭再走吧,也不缺你这一双筷子。

    泰和虽说还没断奶,早上你走的时候不才喂过,一岁多的孩子,你吃了饭再回去喂他也不迟。

    ” 梅香看了看外面,“阿娘不知道,我不在家里,茂林哥不好生吃饭,随意扒拉两口。

    我带了伞出来的,不妨事。

    泰和吃饭的时候不老实,旁人看不住他。

    ” 叶氏听见女儿这样说,也不好再相留,“那你路上走慢些,别热着了。

    先喝口茶,等到了之后赶紧洗洗脸,再喝些热茶,可别中暑了。

    ” 梅香笑着点头,“我知道了,青莲就托付给阿娘和弟妹了,若是她不听话,你们只管教训她。

    ” 梅香说完之后,与众人告辞,打着伞,带着丫头一起回去了。

     才进家门,她就觉得有些胸闷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