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谋事业杨氏落寞

关灯
当家的,我去照顾你吃喝不好?” 黄炎夏当时摇头,“你年纪也不小了,就在家里跟着茂源享福,不用跟着我外出奔波。

    你放心,我会时常回来,把工钱都给你。

    ” 杨氏急了,“当家的,我如今又不缺钱花,哪里是为了要你的工钱。

    ” 黄炎夏看了她一眼,“你在家和红莲一起好生照看榜哥儿,茂源就这一个孩子,他平时不在家,我也不在,光指望红莲一个怎么能行。

    ” 黄炎夏的理由冠冕堂皇,杨氏不知该如何反驳,内心却有些失落。

     年轻的时候,杨氏觉得儿子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儿子她什么都能做,哪怕遭人唾骂。

    如今年纪大了,她忽然依赖起黄炎夏来。

     这个死死的管束了她几十年的丈夫,从不让她掌管钱财,也不让她当家。

     杨氏原来是有些愤恨的,所以当初分家的时候,她拼着损失钱财,也要和儿子住在一起。

     果然,分家后的日子刚开始让杨氏很满意。

    丈夫和儿子都是她的,儿子挣了钱都交给她,儿媳妇听话,孙子可人疼。

     连黄炎夏也觉得自己对于杨氏来说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所以他经常长时间住在如意坊,后来又常住县城。

     他知道杨氏一辈子喜欢钱,自从分家以后,黄茂林给他的工钱又多,黄炎夏大部分都给了杨氏,他以为这样会让杨氏高兴。

     黄炎夏曾经也苦恼过,在这个婆娘的心中,他还比不上钱重要。

    后来他也释怀了,随她去吧。

     可随着黄炎夏外出的时间越久,杨氏的内心越加空荡。

     黄茂源虽然不如黄茂林挣的多,但几年拼搏下来,也小有资产,大部分都在杨氏手里管着。

    红莲怕娘家人来打秋风自己招架不住,从来不说管钱财的话。

     杨氏自己又不怎么花钱,人没有钱的时候,每多一两银子都能非常开心,可随着她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慢慢的,家里的钱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目。

     钱财并没有给杨氏带来梦想中的幸福感,有再多的钱,她也是一日三餐。

     杨氏忽然发现了黄炎夏对她的重要性,可黄炎夏已经住到县城里去了。

    黄茂源整日不在家,红莲对她只有恭敬。

    她不光要忍受孤独,还要忍受镇上人的风言风语。

     去年中秋节,黄炎夏和黄茂林的相邀,对杨氏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

    她高高兴兴的搬到了县城,至于黄茂林没有请她住到自己家里,杨氏一点都不在意。

     水玉坊里有些拥挤,但她和黄炎夏有一间单独的屋子,夫妻二人睡一张床,一个被窝。

     黄炎夏年纪越大,包容性越强。

    年轻的时候,只要杨氏不犯大错,黄炎夏也从不对她大声说话。

    如今老了,他更是把杨氏看作小孩一样。

     杨氏在水玉坊里如鱼得水,黄炎夏惯着他,伙计们和徒弟们敬重她,争相来讨好她。

     连附近的街坊们,知道她和县丞大人家里连着亲,也经常来奉承她。

     杨氏过得好不快活。

     谁知黄炎夏却忽然不让她去了,杨氏心里异常落寞,黄炎夏却觉得自己是为了杨氏好。

     恰巧在这个时候,红莲终于又怀上了。

     这下不光是黄炎夏,连黄茂源都想让杨氏留下来照顾红莲。

     黄炎夏直接拍板,“你留下照顾红莲,若是你忙不过来,雇个人帮忙或是买个丫头都可以,家里也不是养不起。

    茂林给我的工钱厚,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榜哥儿这么大了,终于又要有弟弟妹妹,你不是念叨了好几年茂源孩子少,这回终于能如愿了。

    ” 杨氏笑得很勉强,“可不就是,总算又有了。

    我不在县城,当家的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

    ” 黄茂源有些不好意思,“阿爹阿娘好容易聚到一起,为了儿子的事情又要分开了。

    ” 黄炎夏摆摆手,“不妨事,等你大哥那边能忙的开了,我还回来住的,你们有事了记得往那边传话。

    ” 黄炎夏收拾了几件衣服跟着黄茂林走了,杨氏怅然若失留下来照顾红莲。

    好在这个理由倒是不错,她不用在听外面的风言风语。

     车队吱吱呀呀,不急不缓的往县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