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关灯
我知道,他对咨询、对我,还不够放心,有一定的防备心。

    这是自然的,经常有这样的来访者,他们需要更多的说明和解释,倒也没什么。

     不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思虑较为缜密的类型,不会轻易相信他人,这可能也表现在他日常的工作和社交当中。

     在整个过程里,他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很有礼貌,仿佛在做接待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介绍了一下自己所在的行业,目前的大致状况,家庭成员等。

     他已经结婚了,有一位妻子,准备生育孩子。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他认为自己没什么问题,主要是有时候工作压力大,睡眠不是很好,因此想要调节一下,询问一些减压的方法。

     今天是我第三次见他。

     我回顾完以上过程,收拾好心绪,走进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选择在周五的早晨来见我,做完咨询他会继续投身于工作中,同时也不会耽误他的周末,他总是尽可能在他们夫妇二人都放假的日子里陪伴妻子。

     总体而言,我的这位来访者属于高能力的人群,工作能力强,待人接物有妥善的分寸,维系家庭方面也做得不错。

     就他提出的问题来看并不算严重。

    今天我们可能会继续讨论压力的处理,以他的自省能力和主动性,再调节一两个星期应该就会呈现出一定的效果。

     对于见他,我带有一种天然的放松的心态。

    不过眼看时间快到了,我还是提醒自己,应该放空自己的思绪和判断,不对来访者做过多的提前预设,因为那样可能会在新情况出现的时候有失偏颇。

     而尽量放空不预设,能够还原来访者当下的真实状况,而不会被咨询师主观地解读,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因为预判错误而失望。

     正这么想着,张先生来了。

     他依旧面带微笑,和我打招呼。

     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觉得这微笑仅仅是出自他的礼节,随时可能消失。

     但我知道那只是我个人随意的联想,没有什么依据。

     “嗯……压力的部分,好了一些。

    ”他开口说道。

     我的预想好像没错,我挺高兴。

     “那么,今天想聊些什么呢?继续探讨这部分,还是……” “嗯,可以说点其他的吧。

    我想说一件采访的事。

    ” “采访?”我第一次听他提起工作压力以外的事,所以格外注意。

     “对,是对我的一次采访。

    在……北京吧,没错,是在北京。

    我的记忆有点模糊,采访中的问题我也记不清了,左不过就是那些,我如何组建团队的,遇到了什么困难,今后的方向是什么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