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关灯
靖王一家走的时候,戚家老小都起了大早,大门前穿戴整齐相送。

     一路送到了码头,同行的还有姜家人的队伍。

     姜兴死得离奇,但,一则,姜兴的尸骨等不得,需要先行一步回盛京安葬;二则,姜浩依旧驻在眉郡,案子他能继续跟进;三则,今日眉郡南岸一处村子冒出一种怪病来,姜家人担心是时疫,更不敢久留。

     走之前,戚卓还连夜将婚事给退了,倒是眼高于顶的姜家人几度挽留,说了好些言之凿凿的鬼话,最后还是戚玉瑄不卑不亢地亲手撕了婚约以示断绝。

     总之,码头前,姜家人和靖王一家上了客舫,一路北上。

     来省亲还省出了具棺材,姜家人估摸着要这般一路撒金银钱到盛京,那场面也太诡吊了些。

     拜别的时候,裴熠从船里探出脑袋。

     他的脸逆着朝阳,看不清表情,但戚玦可以感觉到,他在看着自己,说不准,那颗小虎牙也钻出来了。

     想到这里,她迎光眯着的眼里,也泛起几分笑意。

     说不准,真的会再见面。

     …… 只是…… 次日,竹亭。

     戚玦顶着一摞书跪在蒲团上,不管是腰还是手都似要断了一般。

     柳吟斜睨一眼:“五姑娘仔细顶好了,还有半柱香的时间,若是一时手滑,那——我只好再点一柱了。

    ” “是……” 戚玦挺直了脖子。

     是了,往常的字都是裴熠替她写的,她还哪记得这档子事? 戚玦兀自跪着顶书,柳吟照常讲课。

     末了,她宣布:“明日起休沐,姑娘们也别忘了温习,以免落下功课。

    ” 闻言,戚珞几乎就要站起来欢呼,却听戚瑶问:“先生,离过年还有一月余,怎么这么早休沐?” 戚玉瑄道:“可是因为时疫?” 柳吟点头,露出几分愁色:“前些日子南齐的一个商队在眉郡的村子借宿,那个村子便逐渐有人染病,起初只觉得是伤寒,待到有人因病去世的时候,这病已在城中传开,姑娘们这些日子便别出门了,好好保重身子才是。

    ” 南北两国虽针锋相对,但并未禁止通商。

     那队人马已然回南齐,这场时疫究竟是意外还是刻意为之,已难以深究。

     …… 接下来的日子,戚玦便被拘在梅院中,日日睡到日上三竿,醒来后或是练箭,或是舞剑,倒也有些进益。

     只是,姜兴那个案子几经调查终是无果,竟也成了一桩悬案。

     冬渐深,眉郡的时疫愈发严重,正是采办年货的时候,北岸的街市却只有寥寥数家店还开着,无处不寂寥,唯有纸扎铺的生意较往日好了不少。

     因为时疫之事,戚卓更是整日不落脚,听说顾新眉为此日日佛前祷告,愁得眼角的皱纹都多了好几条。

     如今就连戚府的杂役和府卫也有几个染病的了。

     厉妈妈不知从哪听来的方子,拿了艾草和醋放在铜锅里用炭炙,一日要熏上三次,弄得梅院里酸苦之味经久不散。

     琉翠叫苦不迭:“不是说这次的时疫状同伤寒,只要煎了药吃,半个月就能痊愈吗?怎么都这许久了,反倒愈发严重?” 小塘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