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钢厂
关灯
小
中
大
这么快就想出来了?
正准备离去、思索如何创造奇迹的邻居们,也被李主任的反应吸引,纷纷驻足观望。
到底发生了什么? 刚才,陈杨提到家国,这是什么意思? 李主任毫不在意旁人议论,转向陈杨问道:“你口中的家国,是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概念吗?” “正是如此。
” 陈杨点头回应,“我们轧钢厂庆祝建厂十周年的献礼作品,就是《国家》。
”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轧钢厂员工平日里耳濡目染浓厚的政治氛围,无论做什么都要带上几分政治色彩。
此刻听说厂里的庆贺活动与国庆节相关,更是满心震撼。
这消息如同石子投入湖面,在寂静的大院中激起层层涟漪。
“这是怎么回事?” 李主任眉头微皱,疑惑地问,“这‘家’与‘国’的话题,和咱们轧钢厂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尤其在他人看来,两者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可陈杨却轻笑一声,胸有成竹地说:“李主任,轧钢厂虽是个小集体,但本质上也是个小家庭,而它的发展靠的不正是人才和团结吗?” 他顿了顿,继续道:“十周年大庆,我们不能仅限于轧钢厂内部,更应从这片土地出发,展望整个国家。
这才是真正的格局。
” “格局” 二字听来虚幻,却让从未接触过这类概念的李主任深感震撼。
陈杨的话不仅新颖,还蕴含深远意义。
“站在轧钢厂的土地上,放眼祖国大地,这话确实高明!” 李主任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陈杨,你果然不负京城大学的培养,说得太好了!” 为陈杨的话点赞! 陈杨作歌献礼建国十周年,也是为李主任争取进步的机会。
务必确保陈杨创作期间不受干扰。
李主任关怀地问陈杨:“陈杨,我帮你找个安静的地方住如何?大杂院人多嘈杂,不利于你的创作。
” 要给我换个住处? 陈杨立刻拒绝。
签到系统仅在他身处大杂院时生效,连续签到可获更高奖励。
已接近两周,他绝不会放弃第二周奖励,说什么都不搬。
“谢谢李主任好意,暂时不用了吧?” 陈杨未直接拒绝,而是解释:“我的歌源于大杂院生活,虽嘈杂,却是灵感之源。
若真影响创作,我一定搬走。
” 这是什么想法? 李主任称这是艺术家的事,他不懂。
但既然陈杨自愿留在大杂院,他也无权干涉。
李主任面露微笑对陈杨,面对大杂院众人则一脸严肃:“各位工友,陈杨同志将完成一项重要任务,为新华夏十年献
到底发生了什么? 刚才,陈杨提到家国,这是什么意思? 李主任毫不在意旁人议论,转向陈杨问道:“你口中的家国,是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概念吗?” “正是如此。
” 陈杨点头回应,“我们轧钢厂庆祝建厂十周年的献礼作品,就是《国家》。
”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轧钢厂员工平日里耳濡目染浓厚的政治氛围,无论做什么都要带上几分政治色彩。
此刻听说厂里的庆贺活动与国庆节相关,更是满心震撼。
这消息如同石子投入湖面,在寂静的大院中激起层层涟漪。
“这是怎么回事?” 李主任眉头微皱,疑惑地问,“这‘家’与‘国’的话题,和咱们轧钢厂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尤其在他人看来,两者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可陈杨却轻笑一声,胸有成竹地说:“李主任,轧钢厂虽是个小集体,但本质上也是个小家庭,而它的发展靠的不正是人才和团结吗?” 他顿了顿,继续道:“十周年大庆,我们不能仅限于轧钢厂内部,更应从这片土地出发,展望整个国家。
这才是真正的格局。
” “格局” 二字听来虚幻,却让从未接触过这类概念的李主任深感震撼。
陈杨的话不仅新颖,还蕴含深远意义。
“站在轧钢厂的土地上,放眼祖国大地,这话确实高明!” 李主任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陈杨,你果然不负京城大学的培养,说得太好了!” 为陈杨的话点赞! 陈杨作歌献礼建国十周年,也是为李主任争取进步的机会。
务必确保陈杨创作期间不受干扰。
李主任关怀地问陈杨:“陈杨,我帮你找个安静的地方住如何?大杂院人多嘈杂,不利于你的创作。
” 要给我换个住处? 陈杨立刻拒绝。
签到系统仅在他身处大杂院时生效,连续签到可获更高奖励。
已接近两周,他绝不会放弃第二周奖励,说什么都不搬。
“谢谢李主任好意,暂时不用了吧?” 陈杨未直接拒绝,而是解释:“我的歌源于大杂院生活,虽嘈杂,却是灵感之源。
若真影响创作,我一定搬走。
” 这是什么想法? 李主任称这是艺术家的事,他不懂。
但既然陈杨自愿留在大杂院,他也无权干涉。
李主任面露微笑对陈杨,面对大杂院众人则一脸严肃:“各位工友,陈杨同志将完成一项重要任务,为新华夏十年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