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塘

关灯
了,我们回去时,应该能拿到其他两起案子的卷宗,到时一起琢磨吧。

    ” 从第一案发现场出来 ,商澜又看了看外围。

     东跨院墙上有新鲜的鞋底摩擦的痕迹——凶手从跨院进来,又从跨院跳出去。

     凶手用门栓袭击了两位死者,但地上没有拖痕。

     墙内外都铺了石板,凶手没留下脚印。

     除此之外,还有走访邻居得到的信息。

     第一,邻居家的下人说,有十多天没看见死者了。

     第二,两名死者刚搬来不久,跟附近的人不熟——之前是姓孙的夫妇。

     回到六扇门,宋春把参与的人员聚在一起,他拿到了顺天府的卷宗,把三桩案子放一起总结了一下。

     三桩案子有三个共同点。

     首先,案子都有三组神秘的数字,书写方式大体相仿。

     第一桩案子发生七年前的六月,案发地点在城北郊的一个荒废的庙里,庙里的柱子上刻着:“一,一,一”,“二,八,七”,“一,三,一”。

     第二桩案子发生在四年前的春天,死者是一个光棍,案发地在京城南面的龙门镇,数字同样被刻在柱子上,“廿七,一,三”,“一,一,一”,“一,三,一” 其次,死者都是边缘人,与人少有往来。

     第一位死者是乞丐,官府的卷宗记载很少,只知道乞丐原在北城门内沿街乞讨。

     第二位死者是光棍汉,好吃懒做,靠两个兄长救济过活,平日太邋遢,经常上顿不接下顿。

     最后,行凶方式相同,都是先被棍棒一类的东西袭击,昏迷后捆绑,再饿死。

     “诸位有什么想法吗?”宋春问道。

     几位经验老到的捕头沉默着,一言不发。

     商澜暂时也没什么头绪,这个时候没有指纹库,就算提取了指纹也没任何用处。

     凶手是优秀的猎手,都是事先找好目标,伺机而动,这种案子最难办。

     又过了一会儿,老吴说道:“还是先走访吧,看看三塘街有没有出现过可疑的人物。

    ” 宋春道:“大家对那些数字有什么看法吗?” 捕头老刘道:“凶手读过书。

    ” 这一点还用说吗? 屋子里想起一阵闷笑。

     老刘道:“笑个屁啊,读过书,但又没读明白,所以写字还不如俺这个大老粗。

    ” 老吴和他是搭档,反驳道:“你也用刀随便刻几个字,我看你能写 多好?” 大家伙儿不客气地哄笑起来。

     宋春道:“数字肯定有特殊用意,大家都琢磨琢磨,不然这案子还得发。

    ” 大家伙儿乱七八糟地应下了。

     宋春看了眼商澜,又看看老吴,说道:“商捕头,这桩案子你和谢熙牵头,负责走访三塘街,有什么情况及时禀报。

    ” “是。

    ”商澜有些头大,但又不得不应下。

     从宋春的小书房出来,商澜叹了口气,说道:“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 谢熙道:“不是乞丐就是光棍,要不是就下人,就算破不了也没啥。

    ” 商澜瞪了他一眼,“将来有一日,你和萧大人一起掉到河里,我难道就因为他是三品,你是个捕头就放弃你吗?” “哈哈哈……”谢熙尴尬地笑了几声,强辩道,“那也是人之常情嘛。

    ”毕竟,他已经对商澜那么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