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关灯
夜由他亲手卸下,今晨又在他指间重归云鬓,恍若完成了一场隐秘的盟誓。

    他做得用心,握剑的手捏着女儿家的饰物,小心翼翼插入发间,又退一步端详,再上前调整,最后满意地勾起唇角:“好看。

    ” 房门洞开,晨光倾泻而入。

    梅爻踏出门槛时,初升的朝阳掠过飞檐,为阶前镀上一层金辉。

    晨风有些凉,风秀为她披了件斗篷,她立在阶下,蓦然回首,见那人正负手立于廊下,晨曦为他描了金边,长身玉立,风华灼灼。

     恍惚间,她想起师傅教的那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我等你。

    ”她灿然一笑,“……昭王殿下。

    ” 最后三字辗转自她口中流出,带着几分戏谑,也藏着说不尽的缱绻。

     他望着那道倩影消失于门外,仰首望向如洗的碧空,但见金乌穿过薄云,飞鸟掠过琼檐,振翅朝向远方如黛的群山——那是南境的锦绣山河,亦是她的故土家园。

     梅爻回府,经过仪卫司时特地瞧了一眼,白砚声果然在凤舞这儿。

    一院子人吵吵嚷嚷,正围着白先生问东问西。

     “小姐!”白砚声眼尖,一眼瞧见她立在月洞门下,撇开众人疾走过来,巧笑道,“知道您回来定要寻我,我便没敢睡啊!” 伺候这位南境王女,白砚声要自在得多,偶尔还敢开个玩笑,讨个赏钱,不似在扶光府上时那般战战兢兢,生怕一句话说错,不是砸了饭碗,便是丢了小命。

     说来也怪,李氏皇族个个都端着架子,让人不敢亲近。

    反倒是南境这几位,虽也手段狠辣,可更接地气。

    比如眼前这位三小姐,若非她刻意疏离,那双生辉的盈盈桃目,天然便叫人想亲近几分。

     梅爻闻着他身上有些酒气,倒不重,又见他眼带血丝,这一宿想必熬得不易。

     她言简意赅:“你昨夜可是全程陪在我父王身边记录?你捡要紧的同我说说。

    ” “王上真乃神威盖世!”白砚声大拇指一竖,“平王那般强势霸道的人物,昨夜竟也……” 梅爻见他似要说书,摆摆手:“你只说说他们最后议定的条款。

    ” “哦,那可太多了!封地食邑、通商互惠、矿产盐铁、军事约束,连小世子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说重点。

    ” 他麻利地从怀里掏出一卷册子,双手捧上:“这是我誊抄的简本,全约得用玉玺金印才作数。

    大齐以南北边界三州为聘,衢州作昭王封地,徐滁二州赋税□□共分。

    王上压了两座铜矿,粤州自治,划给您做汤沐邑。

    ”手指往下一划,“相关的军事约束,盐铁、马匹、玉石的通商互惠条款,写了整整十七页……” 梅爻指尖停在末页,皱了眉头:“子嗣送京抚养?又是为质!这阿爹也同意?” 白砚声嘿嘿一笑:“礼部那群老酸儒非要添这条,王上当场冷笑。

    ”他惟妙惟肖地学起梅安私下里的抱臂姿态,“老子赌那小子造反都不会答应……” 梅爻:“……” 她缓缓合上册页,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

    这些条款字字公允,偏生压得心头沉甸甸的。

    他们的姻缘里缠着太多金戈铁马,连枕畔私语都系着家国利害。

    夫妻扶持间藏着制衡,恩爱缠绵里绕着算计,稍有不慎,便致万劫不复。

     白砚声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由地轻叹一声。

    明艳艳的小姑娘,偏生在最险恶的漩涡里。

    他摩挲着手中卷册,暗自祈愿:愿这对璧人能在这乱局中,守住初时的这份赤诚。

     梅爻寻至阿爹宿处,却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