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漠北烽烟:仁君的铁血征途
关灯
小
中
大
每个卫所划出三成兵力垦荒,粮草供给可提升四成。
" 朱标点头,目光落在账外正在搭建的暖棚上。
这些用现代图纸建造的防寒设施,能让士兵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保存体力。
他忽然想起朱棣在牢中说的"北元铁骑会教你道理",不禁冷笑——他要让这个时代知道,仁政不是软弱,而是更长远的铁血。
三日后,明军抵达开平卫。
当朱标看到城墙下堆积的明军尸体时,拳头重重砸在城砖上。
这些士兵的甲胄上都有修补过的痕迹,显然是朱棣私扣军费所致。
"传令下去,"他声音低沉,"厚葬这些将士,他们的家人,由本宫亲自抚恤。
" 深夜,朱标独自登上开平卫城楼。
月光下,漠北的星空璀璨得令人窒息,却也冷得刺骨。
他摸出怀中的玉佩,那是马皇后临终前给兄弟俩的信物,如今只剩下自己这枚。
远处传来狼嚎,仿佛在诉说着草原上的权谋与背叛。
"殿下,蓝将军抓到了北元的信使。
"侍卫的通报打断思绪。
审讯室内,信使怀中的密信让朱标瞳孔骤缩——上面画着朵颜三卫的图腾,还有一行小字:"燕王已解圈禁,不日将抵北平。
" 他猛地起身,撞翻了烛台。
烛火在青砖上跳动,映出他铁青的脸色。
原来朱元璋的"圈禁"不过是权宜之计,当北疆战事吃紧,那个深谙帝王心术的父皇,终究还是放出了朱棣这把"刀"。
"备马,回北平!"朱标抓起披风,却被宋濂拦住:"殿下,前方就是北元王庭,此时回师,前功尽弃!" "你不懂,"朱标望着南方,眼中闪过复杂的光,"比起北元,更危险的敌人,正在我们身后。
"他忽然冷笑,"朱棣解圈禁,意味着父皇对我起了疑心——若我继续北伐,他定会借朱棣之手断我粮草;若我回师,正好坐实‘畏战’的罪名。
" 宋濂恍然大悟,额间渗出冷汗:"那殿下打算?" "将计就计。
"朱标重新坐下,蘸着烛泪在舆图上画下标记,"让蓝玉率五万大军继续北伐,直捣王庭;我带三万轻骑回北平,"他指尖停在古北
" 朱标点头,目光落在账外正在搭建的暖棚上。
这些用现代图纸建造的防寒设施,能让士兵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保存体力。
他忽然想起朱棣在牢中说的"北元铁骑会教你道理",不禁冷笑——他要让这个时代知道,仁政不是软弱,而是更长远的铁血。
三日后,明军抵达开平卫。
当朱标看到城墙下堆积的明军尸体时,拳头重重砸在城砖上。
这些士兵的甲胄上都有修补过的痕迹,显然是朱棣私扣军费所致。
"传令下去,"他声音低沉,"厚葬这些将士,他们的家人,由本宫亲自抚恤。
" 深夜,朱标独自登上开平卫城楼。
月光下,漠北的星空璀璨得令人窒息,却也冷得刺骨。
他摸出怀中的玉佩,那是马皇后临终前给兄弟俩的信物,如今只剩下自己这枚。
远处传来狼嚎,仿佛在诉说着草原上的权谋与背叛。
"殿下,蓝将军抓到了北元的信使。
"侍卫的通报打断思绪。
审讯室内,信使怀中的密信让朱标瞳孔骤缩——上面画着朵颜三卫的图腾,还有一行小字:"燕王已解圈禁,不日将抵北平。
" 他猛地起身,撞翻了烛台。
烛火在青砖上跳动,映出他铁青的脸色。
原来朱元璋的"圈禁"不过是权宜之计,当北疆战事吃紧,那个深谙帝王心术的父皇,终究还是放出了朱棣这把"刀"。
"备马,回北平!"朱标抓起披风,却被宋濂拦住:"殿下,前方就是北元王庭,此时回师,前功尽弃!" "你不懂,"朱标望着南方,眼中闪过复杂的光,"比起北元,更危险的敌人,正在我们身后。
"他忽然冷笑,"朱棣解圈禁,意味着父皇对我起了疑心——若我继续北伐,他定会借朱棣之手断我粮草;若我回师,正好坐实‘畏战’的罪名。
" 宋濂恍然大悟,额间渗出冷汗:"那殿下打算?" "将计就计。
"朱标重新坐下,蘸着烛泪在舆图上画下标记,"让蓝玉率五万大军继续北伐,直捣王庭;我带三万轻骑回北平,"他指尖停在古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