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不对劲 很不对劲

关灯
露出了里面丑陋的“新纸”! “文若!”冯远道也坐不住了,厉声喝道, “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这古籍,究竟是前朝孤本,还是你为构陷陈九,精心伪造之物?” 就在文若摇摇欲坠,即将被这如山铁证压垮之际,旁听席上,一声带着恰到好处痛心与“公允”的叹息响起: “唉……李尚书,赵寺卿,冯御史,且慢动怒。

    ” 景宸缓缓起身,脸上是深沉的惋惜与一丝“洞察真相”的悲悯。

     他无视了三位主审官骤然转冷的脸色,温润的目光扫过面如死灰的文若,最终落在陈九身上,语气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忧虑”: “文若先生一世清名,行将就木之年,何至于此?孤王实难相信他会为构陷一个陈九而自毁长城,此间……恐有隐情啊。

    ” 他踱步向前,青玉扳指在指间缓缓转动,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方才比对,陈公子答卷中这两处精妙之笔,确为古籍所无,足见陈公子才思敏捷,临场所创,非是默写,此一点,或可证其未曾死记硬背古籍答案。

    ” 他先“肯定”了陈九的才华,却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而充满“合理”的揣测: “然!澄心阁小会,题目探讨在先,乃是铁一般的事实!文若先生痛悔失言,亦是情真意切!这便引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景宸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洞穿迷雾般的“睿智”: “陈九公子,你既未见过古籍题目全文,澄心阁所论也非默写答案,那你于贡院之中,面对这恰巧与澄心阁探讨核心高度一致的考题,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其思路、框架、乃至核心论点,为何与你在澄心阁所论,如出一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死死盯着陈九,一字一句,如同毒蛇吐信: “是心有灵犀?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你在澄心阁高谈阔论之时,便已从文若先生展示的篇章、提出的问题中,窥探、揣摩、乃至精准预判了今科策论的可能方向?你口口声声格物致知,这格的,究竟是天地万物之理,还是……主考乃至圣心之所向?” “哗——!” 公堂再次炸开! 景宸这招太毒了!他避开了“直接泄题”的死局,却将陈九推入了“投机取巧”、“揣摩上意”、“心术不正”的深渊! 他承认了陈九答卷的“独创性”,却将其归功于陈九在澄心阁“窃取”了文若的“思路灵感”和“命题方向”! 将一场可能的“舞弊”,巧妙地扭曲成了利用前辈信任,投机取巧,心机深沉的道德审判! 这不仅同样能毁掉陈九,更能彻底玷污他那“格物致知”理论的名声! 文若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瞬间“醒悟”,老泪纵横地指向陈九:“是了!是了!殿下明察秋毫啊!此子……此子当日在澄心阁,看似虚心求教,实则步步引导,句句试探!他定是从老夫的只言片语、展示的残篇中,窥得了……窥得了可能的命题玄机!他是在利用老夫!利用老夫的学识和地位,为他自己的投机铺路!老夫……老夫糊涂,竟成了他攀爬的垫脚石啊!”他再次将“受害者”的悲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孔希声等人立刻高声附和:“三殿下洞若观火!陈九心机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