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淬火时刻

关灯
瞬间变得煞白。

    他转身对父亲说:“妈......化疗后突发感染,正在抢救。

    ” 重症监护室外,陈建国瘫坐在长椅上,双手死死揪着头发。

    陈昊蹲在墙角,手机屏幕还亮着未发送的邮件——那是国内某科研团队发来的合作邀请,提议联合开发国产工业互联网系统。

    他想起母亲常说的话:“咱们工人,骨头比钢铁还硬。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做出了决定。

     三天后,李秀兰脱离危险。

    当她在病房里看到陈昊布满血丝却坚定的眼神时,就知道儿子又要“闯祸”了。

    “妈,我想试试用国产系统。

    ”陈昊握着母亲插着留置针的手,“可能会很难,但我不想再被人卡脖子。

    ”李秀兰微笑着摸了摸他的脸,转头对站在门口的陈建国说:“他爸,当年咱们在地下室修机床的时候,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吗?” 陈建国沉默良久,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图纸——那是他年轻时画的机床改造方案,边角早已泛黄。

    “去把老张他们叫来,”他声音沙哑,“就说老陈头要带着兄弟们,再当一回‘吃螃蟹的人’。

    ” 接下来的三个月,厂区变成了科研战场。

    老技工们白天调试国产设备,晚上跟着年轻技术员学编程;陈昊带着团队驻扎在实验室,困了就躺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陈建国则四处奔走,争取政府的技改补贴和银行的低息贷款。

    李秀兰不顾医生反对,坚持出院,在厂区食堂支起锅灶,每天变着花样给大家做饭。

     转机出现在一个普通的清晨。

    当第一台搭载国产系统的数控机床顺利加工出高精度零件时,整个车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陈建国抚摸着泛着金属光泽的零件,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机械厂当学徒的日子——那时的他,也是这样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三天三夜不合眼。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赵德发联合外资企业发起价格战,试图用低价抢占市场。

    陈昊却带着团队主动登门拜访客户,现场演示国产系统的稳定性和定制化优势。

    “我们或许不是最便宜的,但我们的技术永远不会受制于人。

    ”他对着某汽车企业的采购总监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深秋的一个傍晚,陈建国站在新落成的国产设备生产线前,看着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转。

    手机突然响起,是陈昊发来的消息:“爸,我们拿下了华为的订单!”他抬头望向天空,夕阳把云朵染成金色,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正怀揣着梦想,大步走向机械厂的大门。

     喜欢锈色的时光请大家收藏:()锈色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