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座城市

关灯
到里面饱满的果肉,色泽诱人。

     他只是平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的波澜。

     罐头厂的成功,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凭借超越这个时代的产品理念和包装设计,降维打击国内市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老钱,国内的市场,只是一个开始。

    ” 江彻放下罐头瓶,目光看向墙上挂着的那副世界地图,眼神深邃。

     “我们的目标,是这里,还有这里。

    ” 他的手指,落在了地图上的两个区域——北美和西欧。

     钱斌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当场就愣住了。

     “江总……您是说……出口?” 这两个字,对于此时的钱斌来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遥远。

     在八十年代初,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还在为如何抢占国内市场而挤破头。

    所谓的“出口创汇”,那是极少数拥有国家背景的大型国营企业,才敢想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一个县城里的民营工厂来说,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为什么不呢?”江彻淡淡地反问道,“我们的产品,无论是口感、品质,还是生产工艺,哪一点比国外的差?” “可是……可是我们没有门路啊!跟外国人做生意,那得通过省里甚至中央的外贸公司,流程复杂得很,而且我们也不懂里面的规矩……”钱斌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江彻笑了笑。

     若是按部就班,确实如此。

     但他是重生者。

    他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个巨大的窗口,即将向所有中国企业敞开。

     那就是——广交会。

     “这个月,省外贸厅会组织一批企业,去羊城参加秋季广交会。

    我已经帮你报了名。

    ”江彻平静地宣布了一个决定。

     “啊?!”钱斌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江总,您……您都安排好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江彻站起身,“你从现在开始,把我们所有产品的英文资料、样品,全部准备好。

    另外,从那批新入职的大学生里,挑一个英语最好的,跟你一起去。

    ” “记住,我们这次去,不是去求着别人买我们的东西。

    ” 江-彻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们是去告诉那些外国人,来自中国的,最好的罐头,是什么样的。

    ” …… 半个月后,羊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这里是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窗口,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钱斌带着一个名叫李浩的年轻大学生,站在江氏实业小小的展台后面,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

     他们的展台位置很偏,夹在一堆卖土特产和工艺品的展位中间,毫不起眼。

    周围,是那些大型国营企业的豪华展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连两天,几乎没有一个外商,在他们的展台前停留。

     偶尔有几个路过的,也只是扫了一眼那些瓶瓶罐罐,便毫无兴趣地走开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中国的食品,就等同于廉价和落后。

     钱斌的额头上,急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江总在国内市场,战无不胜。

    可到了这国际舞台上,似乎……水土不服了?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白人男子,领着一个翻译,走到了他们的展台前。

     他叫大卫·贝克,来自美国一家名为“环球丰收”的贸易公司,是公司负责亚洲区采购的经理。

     “这就是你们的产品?” 贝克拿起一瓶黄桃罐头,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是的,先生!这是我们最新款的黄桃罐头,采用最新鲜的原料和最先进的工艺制作而成,您可以尝尝!”钱斌连忙打起精神,热情地介绍。

     贝-克打开一瓶,用牙签扎了一块桃肉,放进嘴里。

     他的眼睛,当场就亮了一下。

     这桃肉的口感,和他以往在中国吃到的任何罐头都不同。

    它不是那种死甜死甜,软烂不堪的感觉,而是甜而不腻,果肉紧实,带着一股天然的果香。

     “嗯……味道,还不错。

    ” 贝克故作平静地放下牙签,心里却已经有了计较。

     这家不起眼的中国小厂,产品品质,远超他的预期。

     “你们想出口到美国?”贝克靠在展台上,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问道。

     “是的!我们非常有诚意!”钱斌连忙点头。

     喜欢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