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初见京廓,心潮逐浪生
关灯
小
中
大
启程后的第十天,苏软桃终于看到了京城的轮廓。
那天早上,她刚翻过一座小山,就看到远处有一片高大的城墙,青砖黛瓦,绵延不绝,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城楼上飘着明黄色的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靖”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阳光洒在城墙上,泛着金色的光泽,比母亲随笔里写的还要壮观,还要震撼。
“京城……终于到了……”苏软桃停下脚步,站在官道边,心跳得飞快,像要从胸口跳出来。
她的手紧紧攥着怀里的玉佩,指尖都在发抖——有期待,有激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期待能见到萧璟渊,想告诉他,她真的来了;她激动自己终于走到了京城,走到了母亲曾经去过的地方;可她也紧张——她只是个江南小镇的厨娘,浑身是泥,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而萧璟渊是手握兵权的摄政王,他们之间的差距,像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怕自己去找他,会被当成攀附权贵的人,会给他添麻烦。
“娘,我到京城了。
”她轻声说,摸出怀里的食谱,翻开第一页,母亲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你说的京城,真的好大好壮观。
我现在……有点怕。
” 她看着食谱,想起母亲说的“凭手艺安身”,想起自己做当归羊肉面、桂花糕的样子。
是啊,她有手艺,她能靠自己的手艺活下去,不一定非要依赖萧璟渊。
可她又想起萧璟渊留下的玉佩,想起他说的“凭此找我”,心里又有些犹豫。
纠结了很久,苏软桃深吸一口气,把食谱放回怀里,握紧了玉佩。
不管怎么样,她都要先找到萧璟渊,跟他说一声谢谢,然后再靠自己的手艺,开一家小馆,就像在江南时一样。
她加快脚步,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
越靠近京城,路上的人就越多。
有穿着绸缎的商人,有骑着马的士兵,还有背着行囊的游子,每个人都行色匆
那天早上,她刚翻过一座小山,就看到远处有一片高大的城墙,青砖黛瓦,绵延不绝,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城楼上飘着明黄色的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靖”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阳光洒在城墙上,泛着金色的光泽,比母亲随笔里写的还要壮观,还要震撼。
“京城……终于到了……”苏软桃停下脚步,站在官道边,心跳得飞快,像要从胸口跳出来。
她的手紧紧攥着怀里的玉佩,指尖都在发抖——有期待,有激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期待能见到萧璟渊,想告诉他,她真的来了;她激动自己终于走到了京城,走到了母亲曾经去过的地方;可她也紧张——她只是个江南小镇的厨娘,浑身是泥,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而萧璟渊是手握兵权的摄政王,他们之间的差距,像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怕自己去找他,会被当成攀附权贵的人,会给他添麻烦。
“娘,我到京城了。
”她轻声说,摸出怀里的食谱,翻开第一页,母亲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你说的京城,真的好大好壮观。
我现在……有点怕。
” 她看着食谱,想起母亲说的“凭手艺安身”,想起自己做当归羊肉面、桂花糕的样子。
是啊,她有手艺,她能靠自己的手艺活下去,不一定非要依赖萧璟渊。
可她又想起萧璟渊留下的玉佩,想起他说的“凭此找我”,心里又有些犹豫。
纠结了很久,苏软桃深吸一口气,把食谱放回怀里,握紧了玉佩。
不管怎么样,她都要先找到萧璟渊,跟他说一声谢谢,然后再靠自己的手艺,开一家小馆,就像在江南时一样。
她加快脚步,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
越靠近京城,路上的人就越多。
有穿着绸缎的商人,有骑着马的士兵,还有背着行囊的游子,每个人都行色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