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边关尝膳,热汤暖透将士心
关灯
小
中
大
边关军营的操场上,几十口大铁锅支了起来,桃记送来的暖膳被倒进铁锅里,浓郁的羊肉汤香气混着小米粥的甜香,飘满了整个军营,将士们排着队,手里拿着粗瓷碗,眼里满是期待——这是他们戍边这么多年,第一次在寒冬里喝到来自京城的热乎药膳。
王小丫站在铁锅旁,帮着给将士们盛汤,她一边盛,一边笑着说:“这羊肉汤里加了生姜和当归,驱寒补身,喝了能暖和一整天;小米粥里加了红枣,甜丝丝的,能补气血,大家不够再添,管够!” 一位满脸风霜的老兵接过汤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戍边十年,每年冬天都冻得手脚生疮,喝着这热乎的羊肉汤,暖流从心口一直传到脚尖,他哽咽着说:“这汤……比家里媳妇做的还暖,谢谢你们,从京城这么远送过来。
” 旁边的年轻将士也跟着说:“是啊!之前喝行军锅煮的汤,煮好没多久就凉了,这汤喝着热乎,浑身都有力气了,再冷的天也不怕了!” 边关将军赵将军走过来,接过王小丫递的汤碗,尝了一口,赞道:“好汤!羊肉炖得软烂,不柴不腥,生姜和当归的量加得正好,既驱寒又不影响口感,比御厨做的还合心意。
你们桃记真是有心了,冒着这么大的雪送过来,辛苦你们了。
” “将军客气了,”周虎走上前,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我们姑娘说,将士们在边关守护家国,辛苦了,我们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能让将士们喝上热汤,我们就满足了。
” 赵将军点点头,看着将士们喝着汤、笑着聊天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寒冬戍边,将士们最缺的就是这份“暖”,不仅是身体的暖,更是心里的暖。
他转身对王小丫说:“麻烦你回去告诉苏姑娘,这份情,我们边关将士记在心里了,以后定当更加用心戍边,守护好咱们的家国,不辜负京城百姓的
王小丫站在铁锅旁,帮着给将士们盛汤,她一边盛,一边笑着说:“这羊肉汤里加了生姜和当归,驱寒补身,喝了能暖和一整天;小米粥里加了红枣,甜丝丝的,能补气血,大家不够再添,管够!” 一位满脸风霜的老兵接过汤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戍边十年,每年冬天都冻得手脚生疮,喝着这热乎的羊肉汤,暖流从心口一直传到脚尖,他哽咽着说:“这汤……比家里媳妇做的还暖,谢谢你们,从京城这么远送过来。
” 旁边的年轻将士也跟着说:“是啊!之前喝行军锅煮的汤,煮好没多久就凉了,这汤喝着热乎,浑身都有力气了,再冷的天也不怕了!” 边关将军赵将军走过来,接过王小丫递的汤碗,尝了一口,赞道:“好汤!羊肉炖得软烂,不柴不腥,生姜和当归的量加得正好,既驱寒又不影响口感,比御厨做的还合心意。
你们桃记真是有心了,冒着这么大的雪送过来,辛苦你们了。
” “将军客气了,”周虎走上前,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我们姑娘说,将士们在边关守护家国,辛苦了,我们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能让将士们喝上热汤,我们就满足了。
” 赵将军点点头,看着将士们喝着汤、笑着聊天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寒冬戍边,将士们最缺的就是这份“暖”,不仅是身体的暖,更是心里的暖。
他转身对王小丫说:“麻烦你回去告诉苏姑娘,这份情,我们边关将士记在心里了,以后定当更加用心戍边,守护好咱们的家国,不辜负京城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