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春桥夜市的鱼片粥

关灯
有这么多讲究。

    城市的饮食文化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

     你们经常来吗?詹晓阳问。

     也是三天两头来,郑世林拍着肚子,这条街我吃遍了,下次带你去尝蚝烙,那才叫一绝! 黄朝彬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知道吗?护理班女生最爱去哪家?红灯笼牛肉粿条!去了保准能遇见...... 闭嘴吧你,班长打断,以为谁都跟你似的? 红灯笼牛肉粿条?前世他记下这个名字,虽然不确定自己敢不敢独自去。

    这一世,就算了吧。

    他低头继续喝着粥。

     夜渐深,摊位的灯光在夜色中愈发温暖。

    周围食客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们四个学生还坐着闲聊。

    詹晓阳听郑世林讲篮球赛的精彩瞬间,听黄朝彬吐槽食堂阿姨手抖,听班长分析下周解剖小测的重点,偶尔插一两句话。

    这种纯粹的放松与快乐,是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结账!班长终于挥手示意。

     老板娘走过来,数了数空碗:四碗十二块。

     詹晓阳摸出三张一元纸币,和其他人的钱一起放在塑料托盘里。

    老板娘看都不看就收走了,转身招呼新来的客人。

     走,消消食。

    班长提议。

     四人沿着南春桥慢慢溜达。

    夜市依然热闹,但人流已经稀疏了些。

    詹晓阳看到更多有趣的摊位:卖手打牛肉丸的壮汉,捶打肉泥的声响像在演奏乐器;卖砂锅粥的小贩,十几个小砂锅在炭火上咕嘟冒泡;甚至还有卖宠物鱼的,玻璃缸里五彩斑斓的热带鱼游来游去。

     那是啥?詹晓阳指着一个冒着白烟的摊子。

     反沙芋头,黄朝彬眼睛一亮,走走,尝一块! 反沙芋头外酥里糯,裹着糖霜和葱花,咸甜交织,让詹晓阳想起母亲做的红薯饼,但更精致复杂。

    他小口咬着,生怕太快吃完这美味。

     那边还有鸭母捻,郑世林指着远处一个摊位,下次带你去,甜而不腻...... 詹晓阳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积累一份潮城夜宵地图,而这份地图的每个标记,都与这些新朋友息息相关。

    在凤凰山,他的世界只有家和学校两点一线;而在这里,南春桥、牌坊街、西湖畔......每个地方都承载着鲜活的记忆。

     回校的路上,月光洒在韩江上,碎成万千银片。

    四人走得懒散,影子在路灯下时长时短。

    詹晓阳听着同学们讨论明天的课程,偶尔插入几句,不再像刚入学时那样局促不安。

     回到宿舍,晓阳赶忙去洗漱。

    当躺在了床上,鱼片粥的鲜味似乎还留在唇齿间。

    三块钱买来的不只是鱼片粥,还有与同学们并肩而坐的平等感,分享美食的快乐,以及属于这座城市夜生活的参与感。

     窗外,月光静静地流淌。

    詹晓阳翻了个身,听着室友们的呼吸声,胃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明天还有解剖小测,还有无数挑战等着他。

    但此刻,在这个饱足而平静的夜晚,他只想记住鱼片粥的鲜美,记住南春桥的灯火,记住少年们无忧无虑的笑脸。

     他想着得安排个机会,带刘小惠去尝尝南春桥宵夜档的鱼片粥,很有味道!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