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熔铸之手与残骸复苏

关灯
决心已定,陈星立刻开始了行动。

    他没有盲目地钻进残骸内部,而是首先以残骸为中心,在半径五百米的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勘察,利用“微观感知”扫描着每一寸沙地,寻找可能被抛射出来或者原本就散落在外的零件、线缆甚至是能量电池。

     这个过程枯燥而缓慢。

    赤色荒漠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热浪扭曲着视线。

    沙层之下,除了更多的沙砾和岩石,大多是一些毫无价值的金属碎片,早已被锈蚀得不成样子。

    偶尔能找到一两个相对完整的接口或者断裂的管道,但对于修复星舰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然而,陈星并未气馁。

    他深知这等规模的工程绝非一蹴而就。

    他将找到的每一件“垃圾”都收集起来,堆放在残骸旁一个相对阴凉的凹陷处。

    这些碎片现在无用,但或许在理解其结构和材质后,能通过能力进行重塑。

     三天时间过去,收集到的零件堆成了一个小丘,但进展微乎其微。

    陈星意识到,关键的技术核心和完好的大型部件,必然还在舰体内部,尤其是受损相对较轻的区域。

     他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个半埋在沙土中的辅助推进器阵列。

    这是外部相对最完整的系统,而且之前的数据端口也证明它可能还存在部分功能。

    如果能将它修复,哪怕只是产生一点点推力,或者更现实一点,能稳定地提供能源或增强信号发射,都是巨大的突破。

     他再次来到推进器阵列下方,清理出更大的空间。

    阵列由四个巨大的、喷口已经扭曲堵塞的推进单元构成,连接着粗大的、部分裸露的能量管道和控制线路。

    大部分区域都被沙土和氧化层覆盖,看起来毫无生机。

     陈星将双手按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闭上眼睛,全力催动“观测者之印”。

    暗紫色的光芒在他手背流淌,并顺着他的手臂蔓延至掌心。

    “微观感知”被提升到极致,他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穿透了厚重的氧化层和破损的外壳,深入到推进器内部复杂的结构之中。

     一时间,无数纷杂的信息涌入他的脑海:断裂的能量导管、烧毁的电路板、凝固的推进剂、扭曲的涡轮叶片、以及无数他暂时无法理解其功用的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