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物美价廉客如潮
关灯
小
中
大
,薄利多销,就为赚个口碑!”
书生大喜,当即掏钱买了两刀,还连连称赞:“店家厚道!如此好纸,定当为贵坊宣扬!”
送走这第一位散客,赵云激动得差点想在后院翻个跟头。
他冲进后院,对正在晾纸的蔡琰喊道:“师姐!开张了!卖出去了!还是个读书人,说咱们纸好,要帮咱们宣扬呢!” 蔡琰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只是开始。
赵师兄,把铺面再收拾整齐些,备好零钱,我估摸着,客人快来了。
” 果然,如同蔡琰所料,口碑效应开始显现了。
当天下午,又来了两拨客人。
一拨是那个书生带来的同窗,另一拨是听文华阁掌柜推荐而来的老主顾。
都是读书人,对纸的要求高,试用之后,无不交口称赞,纷纷解囊购买。
接下来的几天,“云琰纸坊”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一天两三拨,到后来几乎每天都有十来个客人上门。
虽然算不上门庭若市,但对于这家藏在深巷的小店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业绩了。
客人们口口相传,“纸坊巷有家‘云琰纸坊’,纸好价廉”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洛阳城那些并非大富大贵、却又对纸张品质有要求的文人、小吏、账房先生等群体中悄悄传开了。
赵云忙得不亦乐乎,称纸、打包、收钱、找零,虽然劳累,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看着辛辛苦苦造出来的纸被认可,换成沉甸甸的铜钱,这种成就感,比练成一套新枪法还让人满足。
蔡琰则主要负责接待一些看起来更有身份的客人,或者当客人对纸张有特殊疑问时出面解答。
她气质娴雅,谈吐不凡,引经据典,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赢得客人的信任和好感。
不少客人私下议论,这纸坊的女主人(他们误会了蔡琰的身份)怕不是寻常人家,定是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
生意好了,自然也有人眼红。
附近几家杂货铺的老板,看到这新开的纸坊居然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偶尔也会在门口指指点点。
但看到赵云那高大健壮的身板(和靠在墙边那根用布裹着的长条物),倒也没人敢上门找茬。
这一日,铺子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是一位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带着两个小厮。
他进门后并不急着看纸,而是先打量了一下店铺环境,又仔细看了看赵
他冲进后院,对正在晾纸的蔡琰喊道:“师姐!开张了!卖出去了!还是个读书人,说咱们纸好,要帮咱们宣扬呢!” 蔡琰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只是开始。
赵师兄,把铺面再收拾整齐些,备好零钱,我估摸着,客人快来了。
” 果然,如同蔡琰所料,口碑效应开始显现了。
当天下午,又来了两拨客人。
一拨是那个书生带来的同窗,另一拨是听文华阁掌柜推荐而来的老主顾。
都是读书人,对纸的要求高,试用之后,无不交口称赞,纷纷解囊购买。
接下来的几天,“云琰纸坊”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一天两三拨,到后来几乎每天都有十来个客人上门。
虽然算不上门庭若市,但对于这家藏在深巷的小店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业绩了。
客人们口口相传,“纸坊巷有家‘云琰纸坊’,纸好价廉”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洛阳城那些并非大富大贵、却又对纸张品质有要求的文人、小吏、账房先生等群体中悄悄传开了。
赵云忙得不亦乐乎,称纸、打包、收钱、找零,虽然劳累,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看着辛辛苦苦造出来的纸被认可,换成沉甸甸的铜钱,这种成就感,比练成一套新枪法还让人满足。
蔡琰则主要负责接待一些看起来更有身份的客人,或者当客人对纸张有特殊疑问时出面解答。
她气质娴雅,谈吐不凡,引经据典,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赢得客人的信任和好感。
不少客人私下议论,这纸坊的女主人(他们误会了蔡琰的身份)怕不是寻常人家,定是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
生意好了,自然也有人眼红。
附近几家杂货铺的老板,看到这新开的纸坊居然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偶尔也会在门口指指点点。
但看到赵云那高大健壮的身板(和靠在墙边那根用布裹着的长条物),倒也没人敢上门找茬。
这一日,铺子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是一位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带着两个小厮。
他进门后并不急着看纸,而是先打量了一下店铺环境,又仔细看了看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