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构建三维投影

关灯
能源设备的能量流动会随着距离衰减,遵循平方反比定律。

    但眼前这些红色脉络在延伸过程中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像血管网络般越来越密集。

     他轻轻旋转投影角度。

     从三十度侧视角看过去,那些红色脉络组成了一个熟悉的轮廓——全球能源网络的拓扑图。

    每个主要能源节点都在这个几何结构中有对应的汇聚点。

     冷汗顺着脊椎滑落。

     他关掉了能源网络叠加层,回到纯几何模型。

    手指在控制台上停顿片刻,然后输入了一组新的参数。

    这是军方测试规范之外的数值,属于理论物理研究的灰色地带。

     投影中的十二面体突然开始脉动。

     它们的边缘变得模糊,在实体和能量态之间快速切换。

    当脉冲频率达到某个临界值时,所有十二面体同时转向,每个面都对准了空间中特定的坐标点。

     苏羽调出星图数据库进行匹配。

     每一个面的朝向,都精确指向太阳系内的重要能源设施:近地轨道上的聚变卫星、火星的氦-3精炼厂、木星轨道上的采集站。

    最中央的那个面,直指地球上的国际能源枢纽。

     他关掉了投影。

     黑暗中只有量子引擎散热器的低鸣。

    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些对准目标的几何面的影像。

     需要更直观的警告。

    不能只是抽象模型,必须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危险。

     他重新打开渲染界面,植入了地球能源网络的实际地理坐标。

    当三维投影再次亮起时,一个透明的蓝色地球悬浮在操作台上空。

    红色的能量脉络如蛛网般包裹着它,而那些十二面体则像悬在蛛网上的毒蜘蛛,每条腿都连接着关键能源节点。

     他设定了触发条件模拟。

     当GSS-1的能量频率调整到特定范围——恰好是军方计划部署的频率——那些红色脉络突然发出刺目的强光。

    地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