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霍尔教授的最后挣扎

关灯
终端屏幕的光在黑暗中映出苏羽疲惫的脸。

    他关掉雷诺将军的通讯,手指在控制台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实验室的寂静被远处传来的警报声打破——不是紧急警报,而是城市夜间施工的常规提示。

    但在这敏感的时刻,每一声都像是倒计时的回响。

     霍尔教授的邮件在清晨五点抵达。

     “紧急会议,九点整,第三会议室。

    关于深空信号解读的替代理论。

    ” 简洁得近乎冷酷。

    苏羽盯着那行字,指尖微微发凉。

    霍尔从未在非工作时间联系过他,更不用说用这种公事公办的语气。

     会议开始前两小时,舆论风暴已经形成。

     《科学前沿》的头条标题刺眼:“信息自闭症还是认知偏差?深空信号首席解读官苏羽面临质疑”。

    文章引用了“匿名权威人士”的观点,称苏羽的孤独症特质导致他过度解读随机信号,将个人幻想投射到宇宙尺度。

     更恶毒的攻击来自社交媒体。

    一段经过剪辑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展示的是苏羽在一次学术讨论中的片段——他避开眼神接触,手指不自觉地敲击桌面,声音单调地重复着“模式,必须找到模式”。

    视频配文:“让一个无法理解人类情感的人解读外星信号,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实验室的玻璃门上传来轻叩。

    林薇站在门外,手里拿着平板,眉头紧锁。

     “你看过了?”她将屏幕转向苏羽。

     上面是霍尔教授刚刚发表的论文摘要:“宇宙海啸理论:对周期性深空信号的另一种解释”。

    文章声称那些信号并非文明遗产,而是某种宇宙尺度灾难的前兆,类似于海啸来临前的退潮。

     “他选在这个时候发布,不是巧合。

    ”林薇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

     苏羽的目光扫过论文的关键方程。

    霍尔巧妙地将信号频率与宇宙背景辐射的微小波动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看似严谨的数学模型。

    但有一个参数设置得很奇怪——能量衰减系数被刻意调低了。

     “他修改了数据。

    ”苏羽轻声说。

     “什么?” “这个系数。

    ”苏羽指向公式中的某个变量,“实际观测值应该是他使用的三倍。

    如果按正确数值计算,他的‘宇宙海啸’理论就不成立了。

    ” 林薇倒吸一口冷气:“他这是在伪造——” “不,是‘调整’。

    ”苏羽打断她,“在误差范围内做手脚,足够隐蔽,但足以改变结论。

    ” 会议室里的气氛在苏羽踏入的瞬间凝固。

     长桌旁坐着十五位项目核心成员,霍尔教授坐在主位,身后投影屏上展示着他的理论模型。

    几位平时对苏羽工作持保留态度的老教授坐在霍尔两侧,形成了一道无声的阵线。

     “苏博士,请坐。

    ”霍尔的声音平稳,但眼神锐利,“相信你已经看过我的论文了。

    ” 苏羽点头,在桌子另一端坐下。

    林薇紧随其后,选择站在他身后。

     “鉴于目前对深空信号的解读存在重大分歧,”霍尔开门见山,“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评估反应堆降频计划的必要性。

    如果这些信号真的是某种宇宙灾难的前兆,降低反应堆输出可能会削弱我们的防御能力。

    ” 一位熵派的支持者立即接话:“霍尔教授的理论完美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