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探苍洱

关灯
离开桃源村,苏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从香格里拉到大理的路上,她像个孩子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兴致盎然——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人们手中的智能手机,甚至连便利店的自动门都能让她像个孩子似的玩个半天。

     “这就是高铁吗?比爹爹的飞剑还要快!”坐在动车上,苏晴贴着窗户,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眼中满是惊叹。

    她自从出门后就开始学习说普通话,虽不是京腔京韵,也学得有模有样,早没了口音。

     吴文玥微笑着解释着现代科技的原理,同时也不忘提醒:“科技虽然发达,但终究是外物,无法助人了因果,断尘缘。

    修行之人要明白,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的修为,而非外物。

    这同过分依赖法宝和仙丹仙药的那些古来修仙者,最终不但无法飞升,反而长堕轮回是一个道理。

    ” “可是师傅,这些东西真的很神奇啊!人们不用修行就能飞天遁地,难怪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踏上修仙之路了。

    ”苏晴感叹道。

     “正因如此,修仙界才日渐势微。

    ”吴文玥叹了口气,“但科技再发达,也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根本问题。

    而且,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欲望,让人们离大道越来越远。

    而邪道却借机利用这些烦恼和欲望,大肆招揽信众。

    ” 苏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她对这个新世界充满好奇,但也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

     两人站在苍洱书院的大门前,看着这座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的学府。

    书院坐落在洱海西岸,苍山脚下,环境优美,是许多富家子弟学习传统文化的圣地,其间也不乏宗教界的人士传法布道。

     “师傅,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下来吗?”苏晴有些担忧地问道,“这里人来人往,若是有欢喜堂的眼线……” 吴文玥微微一笑,轻声道:“正是因为人多眼杂,才能大隐于市。

    再说,我们此行是以游学的名义,谁会想到玉魧门的人会来这种地方?” 两人以远方来访学者的身份入住了书院的客舍。

    吴文玥对外自称是民俗学者,带着侄女来大理考察当地文化。

    这个身份既能解释她们对古籍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吴文玥展开慧眼观察,书院背靠的苍山不远处确实有结界存在。

    两人来到入口处,却发现结界紧锁,无人回应,看样子已经多年无人出入。

     入住的第一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