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烽火故垒

关灯
传送的眩晕感尚未完全消退,一股远比“血色矿坑”更加凛冽、苍劲,带着泥土、烽烟和岁月尘埃气息的风,便如同冰冷的巨掌,狠狠掴在四人的脸上。

     林墨猛地睁开眼,瞳孔因眼前的景象而微微收缩。

     天空是那种被塞外长风常年涤荡后的、高远而肃杀的青灰色,几缕薄云如同战旗的残片,被拉扯得细长。

    视野所及,不再是黑暗压抑的矿坑,而是连绵起伏、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与远山的剪影。

    而最令人心神震撼的,是那条如同沉睡的苍龙般,依着山势蜿蜒起伏、不见首尾的——长城。

     它并非后世修缮一新的旅游景点,而是饱经风霜的战地壁垒。

    夯土的墙体斑驳剥落,露出内部夯实的层次,有些地段甚至已经坍塌,只留下断壁残垣,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惨烈的攻防。

    烽火台如同忠诚的哨兵,矗立在每一个制高点,在暮色中投下巨大而沉默的阴影。

     空气中,除了料峭的春寒,还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铁锈与朽木混合的气味,以及一种……沉淀了太久太久,已然融入这片土地骨髓的悲壮与肃杀。

     “这里就是……长城?”赵猛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与矿坑那令人窒息的疯狂不同,这里的压力源自历史的厚重与无言的牺牲。

     苏晓迅速观察环境,低声道:“地理形态与中原北方边境吻合,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疏。

    空气中未检测到明显有害物质,但……能量场非常奇特,稳定中蕴含着极强的执念波动,范围……极广。

    ”她的“纤毫洞察”能感觉到,整条长城防线,仿佛都是一个巨大的、沉睡中的意识体。

     夏晚的脸色比在茶馆时更加苍白,她抱紧双臂,身体微微颤抖。

    “好多……声音……不是吵闹,是……沉默的呐喊……”她闭上眼睛,努力分辨着,“坚守……回家……杀敌……还有……无尽的……等待……”这里的执念情感色彩并非矿坑那般混乱狂躁,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韧、却也更加悲伤的土黄色与暗红色交织。

     林墨感受着手臂上那变异烙印的反应。

    它不再像在矿坑那样灼热狂躁,而是传来一种低沉、规律的震动,仿佛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远处那条巨龙般的长城产生了某种遥远的共鸣。

    脑海中,“灵犀之思”被动地接收着环境中残留的信息碎片——金戈交击的锐响、战马的嘶鸣、戍卒思乡的夜歌、以及一道如同烙印般刻在这片土地上的威严命令:“筑城塞,守边关,御胡虏于国门之外!” “看来,这个世界的‘不朽守望’,与这条长城,与曾经的战争紧密相关。

    ”林墨沉声道,目光锐利地扫过四周。

    他们身处在一个废弃的、半坍塌的烽火台下方,周围散落着生锈的箭镞和破碎的陶罐。

     任务目标是“调查‘不朽守望’之秘”。

    系统给出的信息一如既往的模糊。

    但结合环境感知,他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朽”必然与戍守此地的亡魂有关。

     “先弄清楚我们现在的位置,以及这个‘不朽’的具体表现。

    ”林墨做出决定,“找一个相对完整的烽火台,或许能有更多发现。

    ” 四人沿着残破的城墙边缘小心前行。

    脚下的土地坚硬冰冷,风声在墙垛的缺口间穿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更添几分荒凉。

     行不过里许,前方出现了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烽火台,台体由青砖垒砌,虽然同样布满岁月痕迹,但结构大体完整。

    台顶似乎还有残留的柴薪痕迹。

     然而,就在他们接近烽火台底部时,异变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