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归程漫歌

关灯
摩挲着那柄珊瑚匕首,刃口的反光落在地上,像条银色的小鱼。

    “秦长老说明天要去趟城东的老槐树,”他忽然开口,声音被晚风揉得很软,“说树底下的灵脉节点有点异动,可能是蒲公英的根扎得太深了。

    ” “蒲公英的根是好东西,”慕白头也不抬地接话,笔尖在“蒲公英”三个字旁画了个笑脸,“能消炎,还能酿酒,上次在北漠喝的沙棘酒,要是加把蒲公英根,味道肯定更好。

    ” 陈默笑了,起身走到她身边。

    案几上的油灯晃了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依偎在一起的剪影。

    他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在东海的船上,她趴在舷边数浪花,阳光把她的睫毛染成金色,像栖着两只蝴蝶。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他说,指尖轻轻碰了碰她发间的晨光草木簪,簪头的花瓣沾了点灯油,在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慕白的笔尖顿了顿,脸颊微微发烫:“好啊,顺便去看看李大叔家的药圃,他说上次种的沙棘籽发芽了。

    ” 窗外的轮回花悄悄绽开了些,粉紫色的花瓣在月光下像半透明的玉。

    远处的青岚城已经睡了,只有灵脉中枢的石碑还亮着微光,像颗永不熄灭的星,照着归人,也照着那些正在悄然生长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青岚城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城东的老槐树下长出了成片的蒲公英,白色的绒球被风吹得漫天都是,像无数把小伞;城西的荒地变成了菜园,种着从西陲带的苜蓿,紫色的花穗引来成群的蜜蜂;就连护城河的水里,都冒出了像东海珊瑚虫那样的小生物,把河水染成淡淡的粉。

     陈默和慕白每天都要去灵脉节点看看。

    有时在药圃里教孩子们认草,陈默会故意说错晨光草的数量,看慕白叉着腰纠正他;有时在护城河岸边观察水生物,慕白会把沾着水的手指戳他脸上,看他痒得躲开,笑声惊起水面的涟漪。

     秦长老看着他们的身影,常常对着城主感叹:“灵脉修复了,人心也暖了,这才是真正的青岚城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初夏的一个清晨,药圃的晨光草开得格外盛。

     慕白蹲在花丛里,数着今年第一茬盛开的花,陈默则在旁边搭新的竹架,准备移栽从东海带的珊瑚草。

    阿虎和小石头跑了进来,手里举着寻灵盘,铜针正围着晨光草打转。

     “秦爷爷说,”阿虎喘着气,脸颊通红,“七灵草都找到了,灵脉也稳定了,我们可以举行‘灵脉祭’了!” “灵脉祭?”慕白抬头,眼里闪着好奇。

     “是青岚城最老的习俗,”陈默放下手里的竹条,灵荒令在胸口微微发烫,“秦长老说,以前每年都要祭,后来灵脉衰了,就慢慢忘了。

    现在好了,终于能重新拾起来。

    ” 祭典定在三天后的月圆夜。

    城里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陆将军的娘带着妇人们缝制灵旗,旗上绣着七灵草的图案;铁匠老李带着徒弟们